谁之不幸 | 周到态度

1939年,约瑟夫·麦卡锡虚报年龄参加威斯康星州第七区巡回法庭法官的竞选,成为该区历史上“最年轻的法官”。从此,麦卡锡开始了充满欺骗与谎言的政治生涯。有人这样评价麦卡锡:“无比的大胆和某些方面的巧妙撒谎,使他的手法与一般的颠倒黑白有天壤之别。”

麦卡锡主义盛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反共和排外为核心。麦卡锡主义的出现源于美国自身的不自信感——二战结束后,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态日益恶化,柏林危机、捷克二月事件等,又使美国在远东处于被动的防御态势。这令麦卡锡夸张、极端、充满谎言的论调有机会登上舞台。

谎言没关系,只要能用作甩锅和斗争的借口就行。

历史在七十年后重演,剧本几乎一模一样。当美国自身的发展在新的时代面临瓶颈时,当美式价值观越来越没有市场时,当美国某些政客越来越缺乏自信时,就需要再来一个“麦卡锡”。

几乎是同样的手段,熟练的重演——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不断向中方甩锅推责,对中国进行污名化攻击,无端攻击中国的社会制度,无理刁难中国驻美外交领事人员,对中国在美留学人员进行恐吓、盘查,没收个人电子设备,甚至是无端拘押。

而7月21日,美方单方面宣布限时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是美对华采取的前所未有的升级行动。

同样是谎言:美国国务院发布消息说,这样做是为了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和美国人的私人信息。这样的借口一看便是拙劣而不着调。还有网络传言称,因为有大量美国外交官需要回到中国而因疫情原因遭到中方拒绝,美方采取了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的报复措施。这同样被证实为虚假消息,美国驻华各使领馆都处于美方根据疫情形势希望保持的状态,包括美国驻武汉总领馆,中国未对它们的运转设置任何障碍。至于是什么样的人在带节奏,给美方的疯狂行为找理由,把罪过推到中方头上不得而知。但一看这样的撒谎手段,就知道,老司机了。

根源的目的,无非是美国的鹰派是想用这种突然的举动“给中国狠狠一棒”,希望打中国一个措手不及。

同样是不再顾及法律、条约和规则的约束: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美国有履行给予外交人员执行职务之充分便利的条约义务,并应允许和保护使馆为一切公务目的自由通讯。而“条约至上性”,是美国宪法第 6条第2款(the Supremacy Clause)规定的内容。外交部发言人将美国突然要求中方关闭驻休斯敦总领馆的行为,斥为“美方单方面对中方发起的政治挑衅,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违反中美领事条约有关规定,蓄意破坏中美关系,十分蛮横无理。”完全有理有据。

但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公然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美国去年10月和今年6月两次对中国驻美外交人员无端设限、多次私自开拆中方的外交邮袋,查扣中方公务用品。

政府立场上的煽动仇视,只会累积整个美国的极端情绪,中国驻美使馆近期已经收到针对中国驻美外交机构和人员的炸弹和死亡威胁。

中国并不惧怕美国这样的手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昨天下午在谴责美方做法的同时表示,如果美方不撤销决定,中方必将采取措施坚决应对。我们担忧的,是这样极端的煽动对立的情绪,会在这个全世界都共同拥有前所未有发展条件的时代里,失去一些美好的东西。

记得有一段对麦卡锡主义的评价这样说道:“麦卡锡主义最大的影响,可能都未必在于发生了的那些迫害、审查,而在于因为麦卡锡主义而没能发生的事——从来没有被纳用的社会改革、未能被推进的外交举措、未能被纳入工会的工人们、没能被写下的书、没能被拍出来的电影。”

这是整个世界、整个时代、整个人类文明,将为之而不幸的事情。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