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爱上海”的升级版,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新闻晨报全新推出“药事药闻”专栏,定期在上海药店APP、新闻晨报、周到上海APP同步为广大市民用户提供安全用药知识、政策法规解读、药师用药指导等方面的权威科普资讯。
在传统药店的转型升级上,最近上海又涌现新模板:“大健康”概念下的第一医药新零售药房,在专业化和便利化上齐头并进。
在选址、装饰布局、品类管理、专业服务检测和设备智能化程度等方面,这种新型药房都与传统药店截然不同,给人时尚靓丽之感。
自首店开张于曲阳地区商圈后,许多商业综合体都向第一医药投来了橄榄枝,希望新零售药房落户,到年底沪上预计可开出十多家。
进店只问一声“某某药有没有”的情景,在新型药店模式下已成过去式。未来,越来越多智慧药店的探索,将有助于发挥药店端在市民健康管理方面的更大作用。
药店转型更年轻:从“只卖药”到“可以逛”
作为一家创新药店,开张于去年9月的第一医药中山北二路店在顾客圈层上实现了突破:不同于传统药店聚焦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该店入店顾客的平均年龄降低到了35岁。
人脸识别系统的数据显示,前一天尽管暴雨如注,但仍有近300人次客流,中青年占比高达九成,60%为女性顾客,美妆、保健品等非药区域吸引了一半的客流,完全符合“年轻妈妈”的定位。
在吸引80后、90后方面,“个人护理/美容护肤区”功不可没。该区域约700个SKU里,囊括许多年轻人群“喜闻乐见”的网红品牌:曾全网难求的“爆款”大白兔唇膏、日本佑天兰面膜、韩国丽得姿面膜、德国小甘菊修护唇膏和经典护手霜、法国贝德玛卸妆水、法国欧舒丹润肤露、德国施巴婴儿儿童洗护产品、意大利马尔斯牙膏、泰国皇家足贴、韩国吕洗护套装等。
还有相当多实用的国产好货,如百多邦创面消毒喷雾、75%酒精消毒液、协和止痒凝露、晕车贴等等。众多热门商品走起平价路线,此外还有特价、第二件折扣等优惠,周一会员日“全场85折”。
药店转型更贴心:个人健康档案“未病先治”
在中山北二路店内有个“检测角”,放置着各种仪器,顾客可以在这里免费进行一系列身体指标的检测,如血压、血糖、尿酸、血氧饱和度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
如今,每天都约有20-30名顾客会进店来做检测,血压、血糖项目最受欢迎。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血糖和血压可以说是最基础的两个指标。比如对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方案的执行程度与其健康息息相关,过去我们尝试人工笔录为顾客建档,但是将来智能系统会代劳。”上海第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章戈透露,目前第一医药的新零售药店正在进行智能设备的全链路打通。
和传统药店相比,新型药店更懂得“抓住”顾客,通过会员体系的建设和全链路的打通,可以为每一位顾客建立贴心的个人健康档案,对血压、血糖等检测结果存档实行长期追踪,方便药师日后更好地帮助顾客进行健康管理,从药店层面未病先治。这将有助于降低顾客去医院的概率。
药店转型更便利:网订店取30分钟送药上门
7月1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疗保障局等13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重点扶持线上服务新模式,积极推动发展互联网医疗,鼓励在线购药模式。
此次疫情中,已有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尝试O2O购药。
在中山北二路店内,记者看到药师正在打包一批线上订单所购买的药品,为保护隐私,收银明细中的具体品名被折叠隐藏,再用订书钉固定。
“自2018年入驻阿里健康、饿了么、美团等平台后,第一医药的线上销售占比从0起步,今年上半年已经占到了8%,而且还在以每月100万元销售额的速度增长。”章戈介绍。
据悉,目前中山北二路店的O2O线上订单占比已达50%。药师告诉记者,线上下单的药品以感冒药、眼药、慢病用药等居多,藿香正气、炉甘石洗剂等季节性单品也在走高。
顾客线上一键下单,即可获得网订店取、30分钟送药上门服务,这对于高血压等慢病患者来说十分便利。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妍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