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小冰发挥了她的音乐创作能力,为即将召开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的主题曲作曲,并携手与其他人工智能共同演唱。
6月29日,有消息称,经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评定,人工智能微软小冰和她的人类同学——上音音乐工程系音乐科技专业毕业生一起毕业,并授予微软小冰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2020届“荣誉毕业生”称号。
同日,微软小冰也和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生们一起参加了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的线上毕业典礼
据了解,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微软小冰接受了来自音工系主任于阳教授和陈世哲老师的“指导”。基于微软的人工智能音乐创作模型,与音工系的同学们互相“学习”,相互“激发”,训练数据不断提升,音乐的表达技巧更加丰富,可创作的音乐类型也得以扩展。
而小冰的音乐作品还参与到上海音乐学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地区开展的儿童音乐教学中,帮助孩子们完成人生中第一次歌曲的创作,展现出人工智能在音乐创作领域的巨大潜力。
此外,微软小冰还将发挥她的音乐创作能力,为即将召开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的主题曲作曲,并携手其他人工智能共同演唱。小冰的作曲优美抒情,展现了人工智能“多才多艺”的一面。
通过不断学习优秀人类创造者的能力,小冰运用人工智能创造能力赋能人类,这与此次大会的价值理念不谋而合,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相处,可能正如大会主题曲《智能家园》所唱:“我想我可以改变世界,和你分享更美的家园。”
目前,微软小冰的音乐创作能力已实现包括旋律、编曲及歌词端到端一体化的产品落地。在受到一段文字描述或一张图片激发时,微软小冰将创作出一首独一无二的音乐曲目,并根据其风格和节奏自动完成配器选择、编曲及歌词创作。小冰的创作在云端进行,一首三分钟左右的完整歌曲的创作时间均在两分钟之内。小冰掌可创作的音乐风格包括流行、民谣和古风等。
此次微软小冰荣当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的“荣誉毕业生”,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主任于阳教授表示:
小冰的音乐创作能力已展现出人工智能在音乐创作领域的巨大潜力。希望人工智能技术和音乐创作领域的结合,为人类创造力的自身发展,促进和相关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带来新的视角和解读。
早在2019年夏天,微软小冰以“夏语冰”的化名,在中央美术学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上首次展出。
为避免先入为主的印象,中央美术学院并没有公开这组名为《历史的焦虑》的作品的作者,而是将小冰化名为学生“夏语冰”隐藏在众多作品中。
通过对过往四百年艺术史上236位人类画家画作的学习,微软小冰实现了具有一定水准的原生绘画创作能力。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微软小冰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个展。
值得一提的是,与围棋不同,人工智能创作并不以击败人类为目标,而是着眼于在达到与相应人类创造者同等质量水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快速学习、高并发与稳定性等特点,解决高度定制化内容的供需矛盾。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卢忆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