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院诊疗秩序逐渐恢复,上海各医院的针灸科也渐渐恢复了人气。对于腰酸背痛眼酸偏头痛等常见小病痛,电力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沈特立表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扎堆,小伙伴们也可先在家自己学习按摩点穴,稍稍缓解病痛。
常见小病痛,居家按摩点穴视频看这里↓
1.风池穴丨缓解眼部疲劳
一只手放置额头,另一只手点按后脑勺两侧部位的窝里风池穴。有酸胀感最好,持续操作2分钟,可间歇地反复点按。
2.落枕穴丨缓解颈椎病颈肩痛
在手背部食指和中指之间,找到落枕穴,垂直点按,向四周寻找最痛的点,压住不放。有酸胀感最好,持续操作2分钟。
3.足临泣穴丨缓解同侧偏头痛
偏头痛了,可在同侧脚上找到足临泣穴。此穴在两根肌腱之间的凹陷里,用手指持续点按。有酸胀感最好,持续操作2分钟,可以间歇地反复操作。
4.后溪穴丨缓解腰痛、颈项痛
后溪在手掌的尺侧面(靠近小指头那一侧)掌纹的尽头。平时可在书桌边缘轻轻敲击,敲到穴位处发热即可。可缓解颈项、后背、腰部的疼痛不适。
医生提醒:居家按摩点穴可以缓解腰酸背痛等常见小病痛,但日常生活还需谨慎,患者如身体不适还需及时就医。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究竟有哪些奥妙?曾师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缙学习针刺手法的沈特立,不仅开设了“勤劳的插秧哥”微信公号科普有趣的中医知识,还“转型”当上主播,在网上传播针灸知识。
沈特立告诉周到君,眼看着入夏,天气渐热,不少上海市民开始前来“打伏针”了。
“打伏针”,指在盛夏三伏天进行针灸以防治疾病的方法。针灸临床上经常采用的“冬病夏治”“伏针”“伏灸”都在这个阶段进行。目前打伏针最流行于上海一带,远至杭州、常州以东。
沈特立表示:“有些疾病经过治疗后,尚有一些顽固的症状存在,在伏令针灸,可以借助夏季经络气血旺盛,固势利导,清除余邪。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病,都要等到夏天来扎伏针,有病还是要尽早及时就医。”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