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郑锦、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护理部主任李晓静、华东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陈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普外科护师陈莉、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童重症监护室主管护师冯升,介绍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在本市援鄂医疗队员中,护士有1041名,占援鄂医务人员总数的63.13%。他们逆行出征,扶危渡厄!其中,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55岁。在援鄂护士中,“90后”已占44%,成为援鄂护理队伍的主力。
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普外科护师陈莉是一名90后护士,在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市公卫临床中心护理一线抢救重症病人。
陈莉从学校毕业后,就立志从事传染病护理工作,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工作七年。疫情刚爆发的时候,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本市新冠成人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护理部第一时间向全院护士发起号召,全院护士纷纷请缨,写下请战书,令陈莉印象最深刻的是来自呼吸科吴艳老师在请战书上写下了“无论生死,不计报酬”这句话,让陈莉触动很深,在他们的激励下,她申请进入一线参加抗疫工作。
抗击疫情期间,陈莉三次进入A3危重症病房工作,参与患者救治与护理。由于新冠病毒传染性强,所有患者收治在负压隔离病区内,没有家属陪伴,针对此类患者需要我们护士更专业的护理救治和更细致的生活照护。
陈莉透露,“除了配合医生进行医疗救治外,对于危重症病人,我还要承担为病人吸痰、发药、抽血等护理工作。其中皮肤护理就是很重要的一块,比如每2小时的翻身拍背。大多数护士体重比较轻,比较娇小,有时候有些病人的体重甚至是我的2倍。我记得有个180多斤重的危重病人,我和同事协作,为病人一遍遍翻身、一遍遍擦洗、换床单。每次翻身都犹如打仗,翻完一身汗闷在防护服里。”
90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陈莉说,“我们也曾受过质疑,很多人认为90后过分自我,没有责任心。但是我们也会长大、也会成熟。目前在我院参与应急救治工作的很大一部分主力就是90后,我们不怕苦、有担当,我们为自己职业感到自豪。今天在场很多老师也是我的前辈,他们身上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今后工作中我要扎根传染病护理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南丁格尔精神。”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