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周勇在新虹的家中,摆放着的“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特别奖”证书和援鄂医疗队的纪念相框一下把思绪拉回到援鄂的那个时候。1989 年出生的周勇是上海胸科医院的ICU 护师,作为上海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出征武汉,从出发到返沪结束医学观察,前后历时70多天。与周勇接触的一个多小时里,不难发现这位“稀有”的ICU男护师有着一股“暖男气质”。
他逆行出征,却撒了一个谎
1月28日大年初四,他背上行囊,便匆匆赶赴机场。在此之前,他交上请战书、按下红手印,还撒了一个美丽的谎言:“没告诉我妈我去武汉了,怕她担心!”离开上海前,他多看了几眼熟悉的街景,作为ICU的护师,这一次出发生死未知。
一落地武汉,他被安排支援武汉市第三医院,随即投入这场与死神的赛跑,“我当值0:00—4:00、20:00—24:00的两个护理班,连续几个小时下来,里面的衣服都湿透了,那种感觉就像套了个塑料袋在身上。”即便是休息时,周勇也要随时待命,一有情况就冲向病房。
在重症监护室,周勇需要护理口插管的病人,“口插管主要的风险就是气溶胶,插管和吸痰的时候,需要近距离接触的,一旦呛咳或是呼吸机里的风吹出来,会有一定的风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周勇说:“国家有难,关键时候我是学医的,我必须顶上去。”援鄂期间,他还“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向党组织表明决心。
管着吃喝拉撒,患者拉着他合影
监测生命体征、基础护理、管理患者的吃喝拉撒……他的悉心护理病人都看在眼里。有一位血透的患者在转入普通病房那天拉着周勇想要合一张影,之前在周勇的鼓励和照护下,他病情慢慢好转。
周勇还回忆道:“有些患者在ICU时非常悲观,我便陪着他们聊天,还帮他们与家人视频通话,不让他们自暴自弃。”有不少危重患者伴有腹泻的情况,衣服上、被单上都是排泄物,周勇一边安慰患者,一边帮忙清理排泄物,还帮患者进行清洁。
病区里的“暖男”有时候情绪也会低落,“特别是有时眼睁睁看着病人逝去,心里会很难受。”但前线的紧迫逼着他必须打起精神,周勇说:“一旦进了病房,就必须一门心思去护理病人,没时间去多想。”
回来后的周勇始终牵挂着自己的患者。之前,他收到了一张感谢信,他一看写信的正是他之前护理的重症患者。“我和很多患者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我会珍惜这段珍贵的回忆的。”
为战友准备蛋糕,向妻子送上鲜花
援鄂期间,恰逢同行的同事陶夏过生日。周勇和小伙伴们瞒着她准备了蛋糕,大家点上蜡烛,一起庆祝。周勇当时说:“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回家,也衷心祝愿全体队员把‘战地’友谊永远保持下去。”返沪前,战友们纷纷还在周勇的“战袍”上签上名字、画上卡通造型。
周勇的妻子也是从医的,在上海血液中心工作,从过年到现在也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当时周勇提出要援鄂时,妻子表示全力支持,但说起这70多天的分别,妻子感觉像是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岁月。当周勇和妻子再团聚时,他向一直支持他、鼓励他的妻子送上了鲜花。一回家,周勇还为妻子做了自己的拿手好菜,他调侃道:“两个多月没做菜,不知道厨艺下降没有。”
作为“大暖男”,周勇老想着别人,却很少想到自己。他所居住的新虹社区给他打电话的时候,总是让他不要客气,有什么需要随时找居委,但他每次都说“没事的”“不用麻烦”。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张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