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后浪”被刷屏,由此引发了关于青年才俊、精英人才和未来教育的大讨论。
昨天,一场以“遇见未来,为未来而教育”的主题研讨会吸引了众多教育大咖在上海会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刘莉莉教授、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总裁徐俭、上海纽约大学中方招生办主任周鸿、立洋教育创始人李艳萍,以及全国多所知名学校的校长及专家们会聚立洋复通,在这所致力于“培养未来商业领袖”的卓越学府畅谈未来教育,共同探讨如何因材施教培养“后浪”式精英人才。
刘莉莉:读懂孩子,激发孩子内在潜能
作为一个母亲,也是一位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教授根据自身体验和研究,谈及了她眼中的未来教育。
她认为不能用家长自己的想象分析与构想孩子的未来,而是首先需要学会读懂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其次,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命体验,进而发现孩子潜在的优势潜能,第三,在与孩子共同学习与成长中激发孩子内在动力。
尽管未来有诸多不确定性,但就教育而言,我们仍然有可以确定的方面应对不确定的未来。未来学校无论在空间环境和技术使用方面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不变的是遵循教育的真谛。人不能被机器绑架,不变的是通过教育把人变成人,而不是把人变成机器,教育要让学生始终饱有充盈的内心和高贵的精神。
她认为学习力、思考力、想象比知识重要;眼界、境界与格局比能力更重要;合作比竞争更重要。未来学校里学生差异一定会越来越大,教育者需要接纳包容不同的孩子,让每一个孩子有不一样的精彩不应该只是口号和标语,而要成为教师员工共同默认的价值观,成为无需提醒的教育自觉。
其次,学生差异的存在需要学校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大数据平台完善个性化的教育。
第三,提供可选择的丰富课程体验,让学生学会选择,让学习真实发生。
未来已来,家长老师和孩子需要共同成长,一起迎接未来的挑战。
徐俭:未来教育是培养学生“幸福人生、奉献社会”
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总裁徐俭认为,未来的教育或者未来的学校有三层含义。
未来的教育,首先还是教育。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教育不是简单的灌输,教育是一种生存。任何一种教育都必须坚守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应该让学生善良、懂得尊重、能够相互理解、团队合作、讲奉献。
第二,教育的本源是不断适应未来。
教育有特殊性,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孩子,为明天社会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要不断适应未来,这也是教育需要不断思考的。
他表示,如果再去办一所学校,这几样我会特别重视:第一是终身学习的能力、第二是培养孩子尊重、包容的素质、第三是希望孩子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见诸行动。
学校培养的人应该是什么?八个字:幸福人生、奉献社会。
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用一个特点来表示:未来的教育是一个不断改变的教育。
总而言之,未来教育还是育人的过程,未来教育要尊重教育的特点;着眼于未来;未来教育是不断改变的,中国需要有更多融合性的教育。
周鸿:需要通过精英化教育发现学生天赋
上海纽约大学这样一所新型的创新型学校需要什么样的素养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上海纽约大学中方招生办主任周鸿表示,符合未来时代需要的人才这几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好的学业成绩,作为高水平大学学生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必要条件。
第二,对知识的渴求,要有一种好奇心,要有求知欲,渴望掌握新的知识,渴望学习,这些学生到了大学以后,教授教他们的不光是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么学习。在上海纽约大学没有标准答案,老师说的不一定正确,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反驳老师的任何观点,但唯一有一个要求:学生提出观点之后必须要有理由对观点进行解释和阐述,要有自己的思想。
第三,将来作为社会人需要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素质。
周鸿表示,精英教育是对未来高端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方法。精英化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精英教育不是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银行家、企业家或政治家,而是培养成符合其个性特长的或在某个领域拔尖的人才。
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某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兴趣爱好进行教育。“我们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达到他想达到的目标,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有责任的人,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他将来干什么,都是成功人士,都是对社会有贡献的精英人士。”周鸿说。
李艳萍:精英教育,是国际化教育的核心
立洋教育创始人李艳萍认为,这是一个教育变革的年代,很多工作和学习正在被人工智能所代替,但她始终觉得人格、情感和善良,是不会随时代改变而遭淘汰的。对于未来,李艳萍认为只有精英教育,才是国际化教育的核心,故而立洋融合剑桥课程,在个性化的教育管家的模式下,以商科为特色,覆盖艺术、科技、人文等领域,实行契约制的一人一课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建立他们的好奇心,帮助他们做到极致优秀。
近代的教育存在相对固化的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弊端,与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契合度并不高。所以立洋尝试打破常规教育模式,推出学府概念,以家为核心为孩子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未来教育应该培养孩子的大爱、善良、宽容、自信。
同时,立洋推行的是管家教育服务,为学业、生活、升学、职业、心理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财商和金融素养是未来人才培育的必备要素,关系到每一位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由此,立洋率先提出希望打造一所以商科为特色的学府,致力于培育能改变世界的未来商业领袖。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建立以商科为特色的教学结构,力图让每个孩子实现全面发展,激发其终身学习的热情,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主、自信、自立、自尊、自强的精英人才。
在现场,多位校长积极互动,共同探讨未来人才的培养路径。
据介绍,本次活动的主办方立洋教育于2003年创立,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始终守正创新,已经形成了“一种教育理念,多重教学场景”的模式。立洋教育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经济学专家教授以及企业家、金融家联合创办了立洋复通学府,着力培养未来商业精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