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咖啡馆,侬自己要有钱有闲”

在开咖啡馆这件事上,作为过来人,袁惠国和艾纹劝后来者要三思而后行。

 

除了租金高企、人力成本不断上涨,国人咖啡消费率偏低也是咖啡馆生存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咖啡行业还在发展中。人们把喝咖啡当作调剂生活的一种方式,而非刚需。”艾纹说。

“你去看国外的咖啡品牌,无论大小,存活都不成问题,因为咖啡消费量摆在那里。”

“如果今天中国喝咖啡的人数可以和喝奶茶的人数差不多,我相信,咖啡馆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这些年,各种小咖啡馆在上海遍地开花。

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2018年,中国大陆咖啡人均饮用杯数仅为4.7杯/年。

而美国、日本的咖啡人均消费量分别达到了261.5杯/年和207.1杯/年。相比之下,差距不小。

张荫法把这种差距看作是一种机会。

“上海的咖啡馆虽然竞争很激烈,但好的没多少家。”他说,“这是一个很年轻的行业,未来的潜力是很大的。

而袁惠国和艾纹作为过来人,则劝后来者在开店前要三思而后行。

“像阿拉这种人,心里厢都有一个梦,想开一爿咖啡馆。”袁惠国感慨说。

“确实,开咖啡馆可以碰到交关人,看到交关事体。假使开得好,是蛮有味道的。”

“但是开咖啡馆,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最好店铺是侬自己的。租人家的门面,一旦侬做得好了,万一有的人开始恶加房租了,侬就吃力了。”

“第二,侬自己要有钱有闲,做出特色。但是侬讲要赚大钞票呢?这蛮难的。只能够白相相,赚点零用钿,够吃够用就可以了。

■开一家小咖啡馆是许多人的梦想

艾纹也说:“开咖啡馆,是一个让你圆梦的过程。至于这个梦是噩梦还是好梦,就看你怎么经营了。

“第一,你得有钱。不然你会被各种各样的情况打得措手不及。”

“第二,你得有人。一家得以存活的门店,除了依靠老板的运营能力以外,还需要得力的员工和靠谱的供应商。”

“第三,你还得有时间。每天只蹲在店里的老板是没有将来的。作为老板,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走出去,看看市场、寻找合作、做做公关和社交,以帮助品牌得以健康持续地发展。”

“那么话又说回来了,当你有钱、有人、有时间,干点什么不好,为什么要想不通开咖啡馆呢?”

“我希望你们的文章可以犀利点。”她说。

“你如果真的爱咖啡,真的是有足够的钱,又觉得假使亏钱也还是爱这个行业,你才要来。不然我劝你买套别墅等增值会比较快点。”

“在上海开咖啡馆,真正能活下来的,都值得我尊敬,他们一定付出了很多。”了解其中酸甜苦辣的艾纹说。

所以,请珍惜在上海喝到的每一杯好咖啡。想自己开咖啡馆,你真的考虑清楚了吗?

参考资料: 

1. 国君,《Manner咖啡开店超过50家!10㎡小店,能成就中国版星巴克吗?》,微信公众号“咖门”,2019年12月04日。

2. 惟乔,《深度测评瑞幸小鹿茶、711、全家、CoCo、Manner…为你揭秘咖啡茶饮行业的小未来》,微信公众号“蛋解创业”,2019年11月21日。

3. 姚瑶,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咖啡消费量12年增长近500%!但人均消费仍不足5杯/年,咖啡市场潜力还有多大?》,2019年12月14日。

- END -

写稿子:韩小妮 顾 筝/

拍照片:韩小妮 李欣欣/

编稿子:韩小妮/ 画图画:二 黑/

写毛笔:陈冬妮/ 做图片:二黑/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韩小妮 顾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