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营咖啡馆的同时,珈露梦也为其他咖啡馆提供生豆和熟豆。袁惠国和张荫法因此看到了上海咖啡界竞争之激烈、经营之不易。
就拿如今咖啡馆比邻而居的南阳路来说吧,其实这已是“繁华后的平静”了。
当年Manner创始店在南阳路一炮而红后,效仿者蜂拥而上。
“有段时间开了十家、十五家咖啡馆。”张荫法说,“大家都去模仿开小型店,价格便宜,以外卖为主。”
“格辰光交关开店的小朋友来我此地买咖啡豆。”袁惠国回忆说。
“我就讲,倷利润噶低,当心哪一天说倒就倒了。因为一旦有人再来模仿,市场一定饱和的。后来果然交关店关脱了。”
■南阳路上一家正在装修的店面,门楣残存着咖啡馆的招牌。
艾纹也有同样的感受:“从我2016年入行时,大家就在疯狂开店了。”
“只不过大多数咖啡馆都很雷同,于是你会发现,开店潮和闭店潮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咖啡馆之间的较量,不用看都能感受得到。”她说,“比如徐汇区,永嘉路、武康路、太原路,哪一条路省心了?”
“大家都在努力做‘差异化’。无论是装修风格,还是出品质量、营销策略,无所不用其极。但在我看来,汇总起来无非也就两个字:活着。”
她总结说:“如果咖啡馆开在比较好的地段,而你只卖咖啡,除非老板本人特别有钱,或者有投资方,否则我认为存活率会比较低。”
■经营咖啡馆面临着房租、人力成本等压力
就百啡待兴而言,目前除了门店以外,还有咖啡培训、咖啡豆线上销售等业务。“综合来看,门店反而是几个板块中最不赚钱的。”
张荫法也说:“上海的咖啡馆开店5年以上的有一些,10年以上就很少了。”
“你去问问那些个曾经开过店的老板们,有多少人敢说自己不后悔的?”艾纹说。
在她手机里,有些朋友在一两年后就退出了咖啡行业,心灰意懒之下,把圈子里所有的朋友拉黑后,销声匿迹了。
“为什么不做了?因为不赚钱啊,你得先活着才能有梦想,对不对?”她说。
参考资料:
1. 国君,《Manner咖啡开店超过50家!10㎡小店,能成就中国版星巴克吗?》,微信公众号“咖门”,2019年12月04日。
2. 惟乔,《深度测评瑞幸小鹿茶、711、全家、CoCo、Manner…为你揭秘咖啡茶饮行业的小未来》,微信公众号“蛋解创业”,2019年11月21日。
3. 姚瑶,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咖啡消费量12年增长近500%!但人均消费仍不足5杯/年,咖啡市场潜力还有多大?》,2019年12月14日。
- END -
写稿子:韩小妮 顾 筝/
拍照片:韩小妮 李欣欣/
编稿子:韩小妮/ 画图画:二 黑/
写毛笔:陈冬妮/ 做图片:二黑/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顾筝 韩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