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上海开咖啡馆?对不起,这个梦不太好圆

“开家咖啡馆”,这是许多文艺青年的梦想。

尤其是近几年,各种咖啡馆在上海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在大众点评上输入“咖啡馆”三个字,显示有8000多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不过且慢,我们可能要给你浇盆冷水了。

用过来人的话来说,开咖啡馆是一个圆梦的过程。至于这个梦是噩梦还是好梦……那就不好说了。

“想咖啡了。”疫情期间,不少人这么说。

在沉寂了近两个月后,南阳路上的小咖啡馆渐渐恢复了活力。

这条小路从西到东,不过400多米,却有好几家咖啡馆。

南阳路205号,据说是许多咖啡馆主来上海的“朝圣地”。

这是一家嵌在居民楼里的小咖啡店,店面只有两个平方。

■南阳路上这家迷你咖啡馆,传说曾经“月入10万”。

Manner Coffee就是从这里起家,如今在上海拥有约50家门店,并把足迹延伸到了北京、苏州、成都等城市。

往铜仁路方向走,100米间有一家蓝京咖啡和Manner的另一家分店。

“静安是上海咖啡氛围最好的区域之一。”铜仁路菜场那家Manner的咖啡小妹友善而健谈。

“这边咖啡馆确实挺多的。我们旁边有星巴克和瑞幸,那边有一家Wagas。”她一一细数道。

“前面有家蓝京,做得也挺不错的。老板在附近开了两家店。”

甚至,Manner在自己跟自己竞争。

“我们这边基本三步就有一家Manner。南阳路有一家,旁边东海广场有一家,芮欧、晶品、上海商城、奉贤路上都有。”

竞争如此激烈,让靠近陕西北路的Yolo Sense难免有些压力。虽然有堂吃的地方,但它家的咖啡价格却只比Manner贵了2元。

■由于竞争激烈,南阳路上的咖啡馆定价都不敢太高。

当问及这家咖啡馆开了多久,咖啡小哥回答说:“我们开了很久了。”

“有四五个月了吧。”他继而补充说。

南阳路上形形色色的咖啡馆,可以说是现今上海咖啡业态的一个缩影。

近些年,上海的咖啡行业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

2017年10月,被称为“星爸爸的爸爸”的皮爷(Peet’s)咖啡,在东湖路上开出第一家店,一时间座位难求。

两个月后,“星爸爸”出手了。

全球最大的星巴克烘焙工坊落户上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门前大排长队。

■南京西路上的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门口常有人拍照。

“日本第一咖啡品牌”Doutor、“加拿大国民咖啡”Tim Hortons纷纷抢滩上海。

咖啡陪你、动物园咖啡等韩国咖啡连锁品牌,在市场上经历了一番沉浮。

还有自带话题的瑞幸咖啡,成立不到两年便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然而最近,资本泡沫又碎了一地,跌破了传统咖啡人的眼镜。

上海本土的咖啡品牌Seesaw、Manner成绩也不错,经过几年的成长后,先后拿到融资,加快了开店的步伐。

一时间,上海的咖啡行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大批独立咖啡馆受到鼓舞,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美团点评与咖门进行的联合调查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上海有6500家咖啡馆,居全国首位。

这几年,数字蹭蹭蹭继续向上攀升。如今在大众点评网上键入“咖啡馆”三个字,可以得到8000多个结果。

“我听说有些从国外留学回来或者在外企工作的年轻人,因为喜欢咖啡文化,放弃高薪去做咖啡师、开咖啡馆。”珈露梦咖啡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荫法说。

■咖啡师们通常年轻且充满活力

在他从业的十年里,整个咖啡行业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我刚入行的时候,很多人对咖啡不了解,只知道雀巢速溶咖啡。”张荫法说。

“现在,许多人不但会去咖啡馆喝咖啡,还会自己在家里冲泡。这是很大的进步。”

“我曾经带日本的同行考察过上海的咖啡馆。他们很惊讶,上海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他们觉得,上海在崛起。”

“尽管上海咖啡馆的整体水平还有些参差不齐,但一些好的咖啡馆,已经超过日本了。”

“在中国大陆,上海的咖啡馆水准应该能排到第一。甚至,比香港、澳门还要好。”

参考资料: 

1. 国君,《Manner咖啡开店超过50家!10㎡小店,能成就中国版星巴克吗?》,微信公众号“咖门”,2019年12月04日。

2. 惟乔,《深度测评瑞幸小鹿茶、711、全家、CoCo、Manner…为你揭秘咖啡茶饮行业的小未来》,微信公众号“蛋解创业”,2019年11月21日。

3. 姚瑶,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咖啡消费量12年增长近500%!但人均消费仍不足5杯/年,咖啡市场潜力还有多大?》,2019年12月14日。

- END -

写稿子:韩小妮 顾 筝/

拍照片:韩小妮 李欣欣/

编稿子:韩小妮/ 画图画:二 黑/

写毛笔:陈冬妮/ 做图片:二黑/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韩小妮 顾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