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城市办公区消费增长迅猛,数据折射复工潮和经济回暖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近来气温普遍回暖,春日新照,柳枝已吐出嫩芽,公园里踏青游人也见多了起来,众多上班族们早已在朋友圈抱怨堵车……在经历了这个特殊的冬天后,春天已悄然来临。

今天,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从消费数据看复工回暖”报告,提取了全国40个主要城市的销售数据,以及北京、上海、深圳、苏州、西安、成都、重庆等重点城市的主要商业/金融/工业/写字楼区的销售数据(发下统称为“办公区”),可以发现如下特征:

2月下旬开始,各大城市返岗上班带动的消费增速达到高峰,而学生远程复课的相关设备消费则更早一些;

从全国范围看,复工消费呈现梯次特征,2月上旬和中旬主要是会议音频视频等远程工作设备增长,电热饭盒等出行装备在下旬增长最快,而到了3月上旬,手机、电器、电脑等设备成交额普遍增长;

南方地区复工带动的消费增长尤其明显,除北上广深外的省会城市线下经济复苏更快,当然不同城市呈现出不同特征,也是当地产业特色的体现。

京东在疫情期间通过出色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展开了一场抗疫情、保民生和撑经济的“硬核”战役,赢得了更多消费者和行业伙伴信赖的同时,在经济持续回暖的春天里,京东正用高质量的消费服务助推市场的勃勃生机。

全国性梯次复工:从远程办公到返岗上班

从全国主要城市的消费数据来看,大规模复工始于2月上旬,当时主要以远程办公为主,因此该时段会议音频视频相关设备成交额同比去年公历同时间段增长近20倍。2月中旬成交额环比上旬再增47%,此后增速逐步平稳。总体上看3月上旬该类商品环比2月上旬增长40%。

随着大量白领回到办公室,3月上旬同比2月上旬,京东平台外设产品成交额增长54%,网络产品成交额增长57%。不过这些品类也是在2月中间出现需求高峰,此后网络产品的需求量逐步趋稳,而外设产品的需求在3月上旬又有一轮新的增长,电脑整机(包括笔记本),2月中旬环比增长48%,此后趋稳。

汽车应急充电宝的增长高峰出现在2月中旬,可以理解为很多消费者在宅家20多天后开始有了出行需求,北方城市用户的需求普遍较南方城市高40%左右。

出于个人卫生考虑,电热饭盒可以看作上班族在疫情期间返岗复工时的新增爆品之一。全国范围内电热饭盒的需求高峰出现在2月下旬,环比增长528%。

地域产业差异:“硬核”复工各显千秋

疫情影响不同,地域经济特色和模式不同,全国各地也呈现出各异的复工模式,从京东消费数据也能窥见一斑。

北京是互联网经济中心,不少科技企业率先采用线上复工、视频会议等方式。因此全市范围内,线上办公相关用品的消费数据环比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值。

江浙沪一带复工效率领先全国,例如杭州全市办公用品销量3月上旬环比2月上旬大涨94.6%、南京上涨70%,苏州也上涨近50%,均超全国平均水平。

江浙沪一带复工效率领先全国,例如杭州全市办公用品销量3月上旬环比2月上旬大涨94.6%、南京上涨70%,苏州也上涨近50%,均超全国平均水平。

华南/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制造业大省,在复工效率上领先于全国,办公用品普遍增长50%以上。若在时间上进行细分,广州、深圳复工过程也呈早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2月上旬广州和深圳的京东办公服务产品销量增长高于其它时段,其它大部分办公用品需求增长在2月中旬环比上旬即已达到峰值,此后增长率逐步平缓,至三月上旬,进入平稳增长期,说明深圳市在2月中旬即已迎来复工高峰。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戴佳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