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上海站铁路女职工战疫前行|三八节人物

自车站开展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以来,吕红梅就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工作中。列车还有10分钟进站,她戴上眼镜、手套,早已伫立在西北出口处等待。她拿着喇叭在地道里反复提醒:“请把帽子脱掉,配合车站测温工作!”这句短短的话语,吕红梅在抗疫期间喊了不下数百遍。

疫情期间,列车停运、开行调令也持续不停地在更新。分管乘降组织工作的吕红梅每日与综控室、值班室逐条核对每一条调令,并及时联系广告公司制作、更新站区内的公告,她说:“车站的引导标识和公告就是站区指引方向的明灯,我们一定要把标识和公告做细做好,确保旅客出行便利。”站区的标识污损了,她会亲自更换好新的标识,站区有人需要帮助了,她也会热情地为旅客服务。

吕红梅:“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疫情就是命令,我定不辱使命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

“14号站台,将部分旅客引导到南面出站。北2,后面的队伍先拦一下,等我消息再放行。”一个响亮的声音在虹桥站北出站口回荡着,说话的正是虹桥车间闫海燕。只见她一边通过对讲机加强与站台值班员联控,一边拿着喇叭引导旅客有序测温出站。近期,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渐启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虹桥站防疫的考验。作为分管客运组织工作的闫海燕,她扎根现场,靠前指挥,结合不同时段客流特点,优化出站路线,补强关键岗位力量,严格把控出站速度,坚决守住入沪的“铁大门”。每当有列车需要移交发热旅客时,闫海燕总是第一时间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护目镜直奔站台。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闫海燕更是心系职工的身体健康。偶尔的间休时间,闫海燕便在微信群里发送一些防疫小常识,提醒大家做好防护。对因身体不适在家休息的职工,闫海燕更是每日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嘱咐他们充分休息、均衡饮食。

闫海燕和她的爱人都是铁路职工。疫情期间,二人忙碌于工作难免疏忽了对儿子的照顾,读小学的儿子经常都是自己独自上网课、写作业。“小家伙对我们俩‘意见’还挺大的,希望疫情快点结束,我们能多抽出点时间陪陪他。”谈及孩子,闫海燕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闫海燕:“作为党员干部,我必须以身作则,和大家站防疫的第一线。”

“后面的旅客请保持间距,提前准备好健康云核验信息。”一个温柔有力的声音一遍遍在上海站东地道回荡着,声音的主人正是突击队队员丁晓露。在车间为了防控疫情要成立党员突击队时,身为入党积极分子,92年的丁晓露主动报名参加,是突击队里年龄最小的女队员,负责东地道的旅客测温引导。每当有列车到达时,她要在地道入口处提醒旅客测温事项、提前填报入沪健康登记表,为旅客能够快速出站、不在出站口聚集打好基础。“2号站台有个小男孩蹲在地上不肯起来,影响后续旅客出站。”对讲机里传来呼叫,“我在附近,我过来。”小丁听到后,快步赶到2号站台,只见一位三、四岁的小男孩蹲在站台中间,旁边围着一群旅客止步不前。小丁从小男孩母亲口中了解到,可能是坐车时间较长,小男孩有点头晕。“现在是防疫关键时期,还是给小朋友量量体温吧。”小丁一边疏散其他旅客有序出站,一边将母子二人引导至驻站医生处检查。

经检查,小男孩并未发热,随后小丁又查看了他们健康云登记信息,属于B类人员,她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下。在测温过程中,小丁看到小男孩的口罩掉了,便从自己口袋里拿出备用口罩,细致地为小男孩戴好。“谢谢姐姐。”看到小男孩露在口罩外带笑的眼睛,小丁打心眼里觉得开心。随后,她将母子二人送出了站,一路护送他们上出租车。安排妥当后,她又马上回到东地道,投入到防控疫情的第一线。

丁晓露:“复工复产的同时防疫工作一点也不能松懈。坚守岗位是每个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履行责任担当,护航疫情防控!”

在这个特别的节日,祝每一位逆行而上的巾帼,每一位日夜坚守的姐妹节日快乐!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戴佳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