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上周一),上海“一网通办”依托移动端“随申办”打造的“随申码”试点上线。
上周,记者走访了首批试点区域之一的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详情可点击:快速辨别健康状况,这个三色“随申码”的体验度如何?听听他们怎么说……
今天(2月25日)是试行“随申码”试点上线的第9天,记者再次走访包括半淞园路街道在内的黄浦区多个公共场所,来看一下“随申码”在各个场景中的使用情况如何。
商务楼宇——“随申码”让大楼高峰期也不用排队
■保安劝导市民扫“随申码”
“你好,请用支付宝扫一扫这个码。”在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辖区内的东吴证券大厦,门口的保安正在劝导每一位准备入内的市民扫“随申码”。
记者注意到,如想进入楼宇,除了要测量体温、出示大厦出入证外,还要出示“随申码”,以表明自己的健康状况。
该大厦物业经理陆经理告诉记者:“‘随申码’对我们工作帮助很大,如果没有这个的话,员工进入大楼每次都要重复申报,有了这个之后,用户给我们看一下‘随申码’,测一下体温,再出示一下出入证就可以了,否则大楼高峰期间就要排队了。”
■保安用手遮住左右两个二维码,让用户扫需要的二维码
当然,在“随申码”的试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印有二维码的告示上存在多个二维码,用户扫码时很容易误扫,导致扫码失败。为此,保安通常会用手遮住旁边的二维码,让用户更容易扫到需要的那个二维码。
一位保安告诉记者,从三个渠道来说(微信、支付宝、随申办),支付宝扫码更为快捷,“很多用户实名认证了支付宝,可以省去人脸验证的环节。”
餐饮店——市民对“随申码”认可度逐步提高
■顾客进店需扫“随申码”
随后,记者来到了位于瞿溪路的某餐饮店。顾客如想进入用餐,除了常规的测量和消毒外,现在还多了一个流程:扫“随申码”。
■顾客采用了“一人一桌”的就餐方式
记者注意到,在该餐饮店内用餐的顾客采用了“一人一桌”的就餐方式,避免面对面就餐。
顾客陈小姐说:“‘随申码’挺方便的,不用特地去证明自己是安全的,用餐过程中比较放心,周围坐的人都是安全的,没有传染的风险。”
在另一家餐饮店,记者发现有年纪大的顾客想入内就餐,在得知要扫码时略有不耐烦,当工作人员上前告知这个码可以表明身体状况后,该顾客表示了理解,并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完成了“随申码”的认证流程。
记者感觉“随申码”在试运行一周多时间后,在试点区域的居民对它的认可度逐步提高。
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良好,对特殊情况有相应对策
为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精准防控工作,2月24日起,上海市所有线下政务服务大厅,推出随申办“随申码”服务,办理业务的人员需要出示“随申码”,显示绿色的方可进入大厅办理业务。
■市民正在按流程操作扫码
在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门口,已经有大幅印有随申码”二维码的易拉宝林立,想要进入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的市民也很自觉的按照流程操作扫码。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民如想进入办理业务,除了要测温、身份证登记、信息登记之外,现在还需出示“随申码”。
■市民逐个出示“随申码”
“大部分的市民都表示理解,并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工作人员说。但也有特殊情况,有些市民可能因为手机原因扫码失败,为此服务中心也有应对措施。除了可以扫三大运营商(移动、电信、联通)的二维码以确定健康状况外,服务中心为了缓解大厅人流集聚,将帮办服务台前移、设置大门外,搭建了多功能的“应急帮办服务点”。
■应急帮办服务点
有办理取证照业务的市民只需等在“应急帮办服务点”,工作人员会帮忙代为取证照,提高了效率的同时,省去了市民不必要的麻烦。
除了线下办事外,为减少办事人员在办事大厅聚集,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启动了线上“应急帮办服务机制”,在“一网通办”基础上,相继推出16个部门的黄浦政务服务“全方位线上办理和服务指南”,涉及进驻“中心”的审批事项154项,实现“不见面审批”服务,通过线上办理已为550家企业提供了服务。中心内的服务窗口对外承诺,“电话必接、微信必回!”
据记者了解,2月25日黄浦区行政服务中心共接待市民225人次,“随申码”使用人数为208人次。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