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练功、考核、排练、直播”忙不停,上海民族乐团抗疫有招!

云上创作、居家练功、隔空排练、视频考核……突如其来的疫情并未影响上海民族乐团的艺术创作和业务训练,线下抓创作,线上有“三学”,海派民乐人的艺术激情依旧火热、创作之心依然滚烫。

为激励一线演出人员居家“练功不停”,上海民族乐团推出为期三周的“云上三学”线上排练考核项目,充分利用线上资源,保证乐团各声部内部交流,保持乐团良好的艺术状态。

“云上三学”计划共计三个阶段,分“云自学”“云研学”“云考学”三阶段,循序渐进地完成演奏家的自学练琴、研学交流、业务考核等工作。

第一阶段“云自学”中,全体在家中自学练琴,将过程及初步成果拍摄为短视频,并由乐团择优发布在官方抖音平台,既充分调动演奏家积极性,也为民乐的线上传播推广开拓路径。

第二阶段“云研学”旨在加强特殊时期各声部内部的交流切磋。由声部首席牵头,以线上视频会议形式,组织各声部演奏家开展交流,在轮流演奏、互相观摩点评的过程中,形成良性竞的氛围。

第三阶段“云考学”,则将原定于今年举行的乐团业务考核转阵云端线上,乐团邀请业界专家评审,对每一位演奏员的考核视频进行打分。同时,乐团还鼓励有条件的演奏员积极自学一门新乐器,互相交流学习经验。

艺术创作上,乐团的几项重点原创项目也并未停歇。

为了排练2020-2021新演出季开幕音乐会《锦绣中华·春暖梦圆》,乐团创意策划部成员无论身处美国巡演,还是居家隔离,都实时与身处上海、北京、杭州的作曲家们以线上的方式开展音乐会创作讨论。目前,所有新创作品初稿已按时如期完成,并将继续对作品初稿小样进行试奏、修改、打磨提高。

随后,乐团演奏家还将与来自全国七个省市自治区的特邀演奏家进行云上交流、隔空排练,为五月的新乐季开幕音乐会做准备。

与此同时,乐团2020原创项目《紫禁城》也在线上展开了潜心打磨。音乐会作曲家李博禅与项目制作人经过反复讨论与推敲,决心跳脱出原有的结构框架,力图从更深层的文化根源着手挖掘紫禁城的人文意向和精神内涵。

为此,主创们搜集了关于紫禁城的书籍、论文、纪录片等各种资料,从历史、建筑、文化传统、当代传承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逐渐形成新的格局和思路。

疫情期间,上海民族乐团还推出了不少线上民乐普及活动。在乐团微信公众号,“‘艺’起前行 云享民乐”项目持续推送。

在二月初的美国巡演期间,关注国内疫情的演奏家们更抽空录制了考级曲目示范课程,包括乐队首席李玮、中阮首席刘波、打击乐首席王音睿等在内的精英阵容,细致详尽地讲解民乐考级曲目的要点难点,收获琴童和家长的广泛关注。

在微博直播平台,三期“音爱集结”直播分享活动收获七万余人次播放量,平日里舞台上的演奏家在直播间中与乐迷聊音乐、谈生活、现场示范演奏。直播间内互动踊跃,“再来一首”的弹幕持续不断。

接下来,乐团还将继续整合各网络平台资源,继续推送考级曲目课程、进行直播分享活动,不断探寻民族音乐的社会价值和力量。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