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2个小时、800多公里,2000份盒饭在全程冷链的监控下,2月19日从上海到达武汉,经工作人员分发到各家医疗队伍下榻的酒店。
这是新闻晨报·周到联手便利蜂捐赠给武汉20家医院援鄂医疗队的第一批盒饭。
2月19日晚上,又有2000份盒饭从上海闵行的便利蜂工厂出发,行驶在上海通往武汉的高速公路上!
愿黄鹤无泪,盼白衣回春。
我们还是那一个小小的请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生命卫士们,再苦再累,也请好好吃饭。
“我当时在医院没来得及吃到,吃完盒饭的同事们都夸好吃,真是有心了。”山西一医疗队的护士长这样说。
能和你们的胃口,我们看着开心。
从烧烤鸡饭、招牌牛肉饭,到黑咖喱鸡排饭、麻辣香锅饭、奥尔良烤鸡饭等套餐,便利蜂希望你们既吃的饱,也能吃得好,这也是我们新闻晨报·周到所希望的。
除了盒饭,2月19日到达武汉的,还有100袋大白兔奶糖和100瓶老干妈辣酱。
20日,便利蜂特地为上海的医疗队增加了荠菜冬笋肉片蟹粉饭,营养均衡,兼顾了不同的口味需求。
“第二批次运送,还给医疗队捎带了20箱薯片、20箱咖啡和20箱海带咸菜,之后会陆续根据医疗队的需求调整捎带的零食,希望援助医疗队吃到这些美味能想到疫病总会过去,美好即将到来。”便利蜂执行董事薛恩远说。
而且让我们高兴的是,由于第一批盒饭广受好评,来自重庆和北京的两只医疗队也主动加入进来。首批20家发放完后,便利蜂将要为22家医疗队准备餐食。
在疫情防控初期,便利蜂就迅速在全公司启动了最高防护标准,全部员工均需建立每日健康档案,无任何异常才可上岗。本次提供的盒饭将沿用便利蜂一直以来的严格标准,确保送到医务工作者手中的每一份盒饭都是新鲜健康、暖手暖心的。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陆续有载着盒饭的车辆从上海出发,全城冷链控制,前往武汉,一共100000盒。
同饮一江水,人间共冷暖!
你们的健康,我们很牵挂!
千里驰援武汉,便利蜂靠什么?
今天,很多身处武汉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外卖”。和普通外卖不同的是,这份“外卖”是便利蜂用冷链车连夜疾驰800多公里送来的。
这是便利蜂从上海发来的一份心意。未来的一段日子里,每天深夜都会有一辆辆冷链车从便利蜂位于上海的鲜食工厂出发,顺着长江而上,抵达新冠肺炎防控的主战场——武汉。
按理说,成立仅三年的便利蜂在武汉还没有门店,在华北、华东就地做好后勤支持已足够体现应有的担当。此前,便利蜂就向北京302医院和环卫工人捐献了1.5万份爱心餐,在最艰难的时刻给北京战疫一线送上了一份温暖。
在当地没有门店的情况下,为什么便利蜂宁可大费周章从上海支援,也不愿缺席武汉会战?
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便利蜂对这座城市正在承受的苦难,有着强烈共情。便利蜂跟武汉这座城市,有着剪不断的联系。很多便利蜂员工或者出生于湖北,或者曾在武汉求学。这次武汉遭受的痛苦,对便利蜂来说感同身受,自然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另一个原因,在于武汉会战对中国经济的大局至关重要,而便利蜂早已把自身发展与中国经济牢牢绑在一起。受这次疫情影响,海外不乏借此唱空中国经济的声音。但便利蜂却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接连落户深圳、济南,还在天津动工建设中国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鲜食工厂,正是出于对中国经济抱有强烈的信心。这次武汉会战,便利蜂自然也不能缺席。
千里送盒饭这种事,没有快速的反应能力、深厚的技术积累,还真做不来。盒饭不是普通的救灾物资,保质期短,对产品品质、物流时效性都有较高要求。不过,产品、物流管理能力正是便利蜂的强项。
便利蜂的鲜食工厂可以用自动化生产线大规模的量产高品质鲜食,管理水平和技术含量对标国际领先水平。
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也让远程调运鲜食成为可能。便利蜂自主开发的TMS(Transport Monitor System)运输监控系统,可以对车辆在途行驶速度、温度轨迹监控,车辆运营的监控报表和智能排线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这次便利蜂捐赠武汉医务人员的盒饭,将全程控制在0-5度之间,这是储藏鲜食的最佳温区。
医护人员是打赢武汉会战的中坚力量。做好医护人员的后勤支持,让他们保持身心健康,以饱满的精神和斗志投入到战疫一线,无疑有助于我们夺取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打赢这场战役,需要我们的白衣天使,也需要更多的便利蜂。
期待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能早日抚平伤痛,重回繁华。便利蜂也不用再溯江而上,在家门口服务千万武汉市民。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苗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