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行证上线,这个街道这样扎牢社区篱笆

给居民发放纸质的出入通行证,是时下不少小区守住大门的应急之招。招数传统、但十分好用,唯一的不足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来进行审核制作并发放。但与此同时,自我开发电子版通行证、减少二次接触也成为不少社区正在做的事情,比如嘉定镇街道围绕“智能抗疫”主题,推出了“睦邻驿嘉”服务号,居民不仅有了电子版的“私人订制”通行证,信息登记、体温上报也都可以在线上完成。

测体温,亮手机,体温正常,手机显示绿色就可以马上通行。在丽景社区门前,居民们进出社区只需展示手机中的电子通行证后,保安测量体温无恙后便可快速放行。原来,这正是街道推出的电子通行证,为了提升通行效率,通行证按三种颜色划分不同类别的出入人员。

丽景社区党总支书记戴烨介绍说,底色绿色的电子证代表14天内未离沪人员,黄色是居家自我健康观察人员。“保安看到黄色会尽量劝返,红色是居家隔离人员,肯定不允许外出,一人一证免除了交叉感染隐患,通行证上也有身份证信息,确保无法外借他人。”

据悉,居民只需用微信在门岗关注“睦邻驿嘉”服务号,实名认证申请,并按照要求,填写居住信息、返沪时间、途经地、实时体温等,即可拿到通行证。一旦申请成功,这些信息都会第一时间传输到所在居委及街道管理人员的手机或电脑终端。

“如果有重点人员申请成功了,在我的手机上,就会弹出信息。”戴烨说,“原来这些人员是在门岗上填纸质表,门卫填好还要过会儿统一给我们,现在返沪人员进门前,微信一登记,我就马上能收到,也加快了我们跟居家观察人员的对接速度。”

此外,对于小区回沪人员日常体温申报,该服务号的作用也不小。

易女士是居家自我健康观察人员,此前,她每天都得打电话报体温给居委,自从昨天使用该服务号后,每天固定时间,她的手机都会收到体温测量提醒。

“居委会工作人员最近忙坏了,所以打电话时间有时候会不固定,我很担心会漏接,但现在上午10点和下午2点,服务号都会主动发来提醒,量好体温直接报。”易女士告诉周到君,“这样很方便也很人性化,也减轻了一线工作人员的不少工作压力。”

据悉,服务号上的所有数据都会被系统记录。“如果每天没提交满两次,还会再发出提醒,而一旦体温超过37度,系统会有很醒目的红色警示区,管理人员可以查看这个人的情况,也能翻看他这段时间的所有体温记录,再做进一步处理。”服务号设计方、嘉定都市网CEO徐聪聪如是说。

通过线上管理模式,目前,服务号已经在嘉定镇街道辖区内所有社区铺开。从上周五启用至今,已经排摸出400多位返沪人员。接下来,街道在加强线上、线下人员管理的同时,还会根据需求,进一步完善服务号,方便居民使用。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