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成长
“00后”“95后”的交通青年们,都是父母心中的小棉袄、掌中宝,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夜间迅速成长起来。
诸葛康亮:争做疫情防控的排头兵
浙江温州鳌江海事处的95后青年党员诸葛康亮,目前在值班大厅负责综合监管和监控值班工作。自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他已经连续值班6天多,当得知单位防控人手较为紧张的情况后,他主动向领导提出放弃休假,报名参加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在单位值班期间加班加点,平均每天工作近12小时,并主动承担上夜间值班任务,饿了吃桶方便面,实在太累了就在办公桌上蜷缩着睡一觉。偶尔打个电话询问家里的情况,想起父母的时候只能揉一揉血红的眼睛。
从海上涉疫管控落实、保障重要民生物资运输、核实相关船公司防控制度建立到内部会议通知、会场布置、防疫装备发放等,他干得无怨无悔,2月3日、2月6日、2月11日分别3次参与开启重要民生物资进港绿色通道,保障12万吨电煤提前靠泊卸货,为辖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电力保障。
他用自己奋斗于防疫一线的身影,为人民群众构筑了一张生命健康的保护网,他把党交予的任务视为重于泰山的责任,心无畏惧,心坚意定,逆行而上,勇往直前。
黄凯轩:口罩遮不住的是微笑
“您好,请您关掉车内暖气,配合医护人员做好体温检测,保护您和您家人的安全,谢谢,祝您旅途愉快!”
今年19岁的黄凯轩是龙连高速的收费员,她胸前的团徽总是那么的闪耀,脸上的笑容总会让过往旅客感受到温暖。疫情来了,带上口罩,并没有遮住黄凯轩的笑容。“00”后的她为了能够清楚明确地引导过往旅客前往收费站体温检测点,缓解旅客们的焦虑和疲惫,每天轮班换岗前,黄凯轩都戴着口罩,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练习这段出行引导语。虽然戴着口罩,但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她那灿烂的笑容。
她说,2017年12月28日龙连高速正式开通,那时她才刚从学校毕业,第一次来到工作岗位,非常紧张,但一位准备进入高速的车主高兴地冲她笑了,她感受到了笑容的温暖,更记住了微笑的力量。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这名连续3年没有回家过年的山西姑娘,再次选择了坚守,选择用口罩后面的笑容给旅客带来温暖。
始终坚守在一线
老交通人,虽然已是“60后”,但是在防疫一线却依然充满干劲,舍小家为大家,保障百姓出行安全,带领团队连续奋战多天。
彭永明:为健康站岗 连续奋战18天
王春生:老公交人站好最后一班岗
“哪怕明天就退休,今天我也会在岗位上,做好应该做的事,与疫情抗争到底。”王春生是北京公交集团客七分公司第七车队行政队长,年近60岁的他将于今年6月正式退休。作为一名老公交人,王春生本可以在退休前的最后一个春节里好好休息,但他却很早便提出要参与春节值班,坚守岗位。
第七车队所辖的973、851路客流量较大,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行政队长王春生在组织全体职工做好安全保障的同时,积极协助属地政府、派出所、交通路政、卫生防疫等相关部门,严格落实“车辆消毒、场站消毒、人员排查、进出京登记”。王春生带头深入车队场站、车厢、司售休息室,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一线。他在场站内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排查车队外埠职工、测量体温等,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提示职工做好自我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