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健委主任等昨回答病例为何上升、名古屋航班如何处置等问题-购买退烧等药物需登记信息

晨报记者 陈里予

昨天下午,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在市疾控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教授卢洪洲、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费予清、嘉定区副区长王浩介绍上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邬惊雷介绍说,2020年1月27日0—24时,上海市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3例。截至1月27日24时,上海市累计发现确诊病例66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1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7岁。累计确诊病例中,27例有湖北居住史,23例有湖北旅行史,16例有相关确诊病例接触史;外地来沪人员33例,本市常住人口33例。截至1月27日24时,上海市累计发现确诊病例66例,目前2例病情危重,4例出院,1例死亡。目前已累计排除75例疑似病例,尚有129例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他表示,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上海主要在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疑似病例,特别是确诊病例长期密切接触者方方面面的关系,流行病学的调查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实验室的检测,不管是确诊还是排除病例,实验室的检测都非常重要,对疑似的病例,按照国家规范标准,排除的要求是非常严格非常规范,工作量非常大。

三是检测生物安全,这些标本都有致病性,在整个生物安全的保障上,严格按照国家生物安全管控要求做好这项工作。

还有一个措施是,对全市4000多家零售药店应用“零售药店发热患者登记直报系统”,及时登记发热购药患者的信息。一旦符合条件,就将被纳入到重点人群管理,购买退烧等药物要把所有的信息登记下来,这也是一条线索。

目前有一些爱心企业和市民表示要捐赠相关物资,市红十字会已在官网上发布了捐赠公告,爱心企业和市民可以前往了解,并可拨打捐赠热线55359999咨询。

■热点问答

●延迟复工时间属于休息日

记者:很多的企业都很关心延长春节假期和延迟复工的时间有什么区别?这几天算节假日还是休息日?复工的时间,如果这几天在家办公是不是算加班费?

费予清: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先后下发了延长放假假期。上海市人民政府2020年1月27日发布了本市延迟上海市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的通知,明确规定上海市区各类企业不早于2月9日24时起复工,涉及保障疫情防控地区、群众生活必要的、涉及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除外。

在这里,特别想强调的是,延迟复工是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我们明确这几天属于休息日。对于休息的职工,企业应该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正常支付工资,对于承担保障等任务,上班的企业职工应作为休息日加班给予补休,或者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简单来说,就是休息日加班要支付两倍的工资。关于在家里办公的问题,上海市政府通知,要求企业不能提前复工,这是从减少人员集聚角度考量,因此我们提倡企业安排在家办公,鼓励企业做出这样的安排。职工按照企业要求,在家上班的应作为休息日加班,由企业给予补休,或者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筛查越多,越容易发现病人

记者:近日病例数不断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卫生部门如何分析发病的情况?

邬惊雷:首先报告给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1月28日)又有一例出院的患者,到今天(1月28日)已经累计是第4例了,每一例的出院都是对我们巨大的鼓舞和信心。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别强调部署联防联控。一方面加大了病例监测监察的力度,我们在道口、机场、铁路现在全面加强了检测,包括社区的精准排摸。筛查越多,越容易发现病人。

上海目前实施“三个覆盖、三个一律”,推动入沪人员信息登记全覆盖、重点地区人员医学观察全覆盖、管理服务全覆盖。同时,对进入上海的人员一律测量体温、对来自重点地区的人员一律实施医学观察、对其他外来地区人员要求由其所在单位一律申报相关信息,并切实落实防范举措。

在排摸过程中,加大筛查。这些筛查对象虽然不是病人,但是因为来自这个地方,或者有接触史,也是我们要关注的,所以排查人数不断增加。这个人数的增加会使得每天疑似病例增速较快,但越是这样,越能够把它列入疑似当中,我们越容易确诊,所以诊断的病例数是增高的。

另一方面,我们现在加大了检测力量的调配,检测的速度加快了。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市民的积极配合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现在一旦市民出现发热等症状,主动就医的行为多了。因此,现阶段病例的及时发现、报告、隔离、治疗,对于整个防控工作都是很有利的。

●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性、重症和死亡明显低于SARS

记者:从疫情一开始,很多人就把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做了对比,能不能针对这种说法给我们解释一下。结合今天新出院的病例,我们也想知道这个病到底难治吗?

卢洪洲:大家习惯于把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做比较,从目前总体情况来看,它的传染性并不低于SARS,但是它的致病性、重症和死亡明显低于SARS。这里面是治疗的时间窗问题。

就上海的情况来看,能够及时在早期发现,第一时间入院治疗以后,大部分患者病情在朝好的方面发展,只有少数患者比较重也是因为发热的时候已经上了呼吸机。只要在早期阶段发现,目前住院的六十几例患者,经过科学治疗,绝大部分患者病情都会稳定下来,并且逐渐得到改善,肺里面的病变逐渐吸收。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正规治疗十分重要。

对于重症的患者,我们也有一些现代化的治疗方法,不再像SARS的时候。现在人工肺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当然,防控的要点还是在社区,要在社区多发现感染者。第一时间能够在短期内发现感染者,他们就不会作为传染源继续传播,这一点非常重要。

现阶段如何防止疫情的扩散,社区是一个重点,所以这里非常感谢各个社区做的工作,他们非常努力,能够在短期内发现感染者,方便我们集中救治,这样疫情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CZ380航班上相关旅客都在集中观察中

记者:昨天有关CZ380航班的问题在网上非常热,想问一下现在事情的进展是什么样的情况。

邬惊雷:我们注意到昨天(1月27日)大家对这件事情关注很高。经过核实,昨天(1月27日)下午这一趟航班是从日本名古屋飞往上海的CZ380,这一个航班的旅客不多,一共搭载了27位旅客。这27位旅客中19位是在14天内有过武汉旅行史的。在飞机上,这19位旅客都佩戴了口罩的,同时和其他旅客不在同一个舱位。

昨天(1月27日),飞机到达以后,上海海关按照规定程序,对这19名旅客逐一进行了测温,没有发现异常。这些旅客通过检疫专用测温通道进入,海关官员核验了每个人的健康申明卡,也询问了他们用药史,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完成入境检疫以后,上海市防控医疗小组安排上述人员乘坐航空公司准备的车辆,转送到指定的集中隔离观察点。这些人目前没有什么症状,在上海也没有去别的地方,都在集中观察中。

■相关新闻

上海加大新冠肺炎相关信息发布力度

晨报讯 武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后,上海立即部署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围绕公众关切,上海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每日发布病例信息、召开系列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介绍病例救治、疫情防控等情况,并及时回应热点问题。

1月19日晚,针对市民关心的本市防控情况,市政府新闻办协同市卫健委,主动通过“健康上海”“上海发布”等平台发布上海加强可疑病例排查的信息。随后,通过上海市政府记者招待会、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等渠道,介绍了上海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信息发布,1月26日起,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每日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市卫健委、市教委、市商务委、市经信委、市交通委、市人社局等政府部门及相关专家发布防控措施、病例救治、物资保障、健康防护等信息,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回应社会舆情热点。日本NHK、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等境外媒体报道了新闻发布会相关信息。

市政府新闻办官方新媒体“上海发布”成为市民了解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的权威信息发布平台。截至1月28日11时30分,“上海发布”微博、微信、抖音平台已发布涉疫情防控信息300多条,累计阅读量(播放量)超过4亿次。其中与疫情防控有关的微信阅读量全部“10万+”,有20条超过100万,上海“延迟企业复工”的微信阅读量超过1700万次。“上海发布”抖音号相关专题播放量达1.7亿次,单条短视频最高播放量达7000余万次。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