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电影圈媒体圈朋友小聚,1月18日零点刚过,春节档电影预售正式开启,众人纷纷掏出手机,观看硝烟弥漫的预售战况,也七嘴八舌开始场外预测。今年春节档集结的《唐人街探案3》《夺冠》《妈》《紧急救援》《急先锋》《姜子牙》和《熊出没·狂野大陆》等片,均非等闲之辈,战势之激烈可谓史上罕见。
每年春节档都是一场豪赌棋局,谁是黑马种马,谁是白猫黑猫,发令枪响时基本没人能知晓赛果,也有好事者企图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与数据里总结出一些玄之又玄的规律,以此推断未来局势。目力所及,颇有代表性的就有“奇偶定律”与“初三定律”。“奇偶定律”是说奇数年份春节票房涨幅较低,2019年增幅更创10年最低,而偶数年份往往有强增幅,比如2016年《美人鱼》与2018年《红海行动》的大爆带旺整个影市。“初三定律”则是说,最热门的电影往往会在大年初一开门红,但票房之王大多在初三左右才开始发力,此前不被看好,后来一路逆袭,近年《功夫瑜伽》《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皆是如此。这些定律会不会在今年继续应验尚不得而知,无非是让局内人提前做好心理建设,以平常心态应对来日大战。
对于观众来说,再紧张的预售看似与他们无关,要做的不过是把有限的娱乐预算留给哪一部或哪几部影片。不过,从消费社会理论的角度来看,电影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也是靠着极具诱惑性的广告物料,制造出一个符号价值的幻境。排山倒海的春节档,琳琅满目的片单,在消费者内心激发起连锁心理反应,看似主动、实则被迫地投身了这场竞争性购买活动,不是买了这家,就是买了那家。至于是去看哪部电影,用学者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的观点来讲,消费即是地位和身份的有序编码,你的选择可以用来当做能够突出你的符号,甚至是自以为实现了“自我价值”和“成功人士”地位的某种方式。换言之,去看其乐融融的合家欢电影也好,高概念烧脑片也罢,看的都不是电影,投射的是自己的欲望。
当然,选择自己所爱,电影观众们还是靠着投票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平等和参与,也会在电影里得到各式抚慰。电影质量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看它们和观众之间互动的能力,到底能够引发多大的情感共鸣。所以当《夺冠》的新预告片出来时,女排队长朱婷的哭戏让网友心疼不已,说明这张感情牌是打对了。
媒体人 长凤新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长凤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