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业多睡眠少,市政协委员范秀敏:设类似BMI值的“绿色指标”帮助家长科学判断

睡眠时间太少、学业负担太重……2019 年 12 月,市教委公布了 2018 年度上海市初中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结果,其中包含全市 62591名九年级学生的数据。

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范秀敏认为,要把孩子们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就应该给家长提供更明晰的指标。“比如判断是否肥胖有BMI值,也应该有更科学的指标,来帮助家长进行科学判断”。

为此,她提交了《充分挖掘“绿色指标”评价结果,为家长提供指导孩子学习的科学依据》的提案,建议市教委指导学校,每年进行问卷统计获得学生个体情况数据和整体情况统计数据,形成一份学生个体情况的相对分析数据,并提供给家长作为指导孩子学习的科学依据。

在上海市教委印发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简称《绿色指标》)中,给出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包含三个分项指数来反映学业负担,即睡眠时间、作业时间和补课时间。

范秀敏表示,从市教委发布的 2018 年度“绿色指标”评价结果看,学生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近八成学生每天睡眠不足 8 小时。这与《绿色指标》中指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日有不少于 9 小时的睡眠时间,相差巨大。

《绿色指标》中,除了 9 小时睡眠外,作业时间规定在 2 小时内。但实际上,通过对初中学生 1 千多份抽样问卷调研得知,有 40.75%的学生需要 2 小时以上完成学校作业。双休日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占 76.87%,参加 1-2 个辅导班占 59.94%,参加 3-4 个辅导班占 29.11%。学生的学业负担情况与《绿色指标》中的建议值差距也很大。

此外,家长对孩子的学业负担带来的影响,缺乏量化调整的依据。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会寻求通过课外长时间补习,而超强作业导致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影响学业成绩和生长。

范秀敏建议,针对睡眠时间、作业时间和补课时间三个反映学生学业负担的分项指数,市教委可指导学校每年进行问卷统计,获得学生个体情况数据和整体情况统计数据,形成一份学生个体情况的相对分析数据,并提供给家长,作为家长检测和调整孩子情况的一份依据。

此外,考虑学生个体不同,对学业负担的体验感受不同,如客观的感受(智力因素)、主观的感受(兴趣因素)、睡眠需求不同。建议对《绿色指标》中学业负担指数进行科学地完善,考虑学生个性状态因素,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多因素输入的综合指数。类似体重指数,形成一个拟合的公式。

通过几年的数据积累,获得学业负担可预测的综合指数(代替目前睡眠时间、作业时间和补课时间的三个孤立的时间值),并给出参考范围,使家庭可以自行进行孩子的学业负担状态的自我监测,使孩子能在家长的支持下,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