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一场大会发言。
上海市政协委员徐建民代表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和经济界发言,发言的题目是《上海打造人工智能“四大高地”的对策建议》。他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也是当前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领域。
“上海发展人工智能,既是落实国家战略任务,也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徐建民表示,“上海立足国际视野、加强系统布局,着力发挥数据资源丰富、应用领域广泛、产业门类齐全的优势,已初步形成创新策源面向未来的清晰路线、以应用示范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经验、以制度建设先行先试的保障效应、以全国1/3产业人才集聚的蓄水体系,以成功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为标志,初步形成上海人工智能品牌效应,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最领先地区之一。”
据了解,截至2019年6月底,上海拥有人工智能企业数居全国第二,占全国20.3%,居世界第四。人工智能领域重点企业1116家,其中183家规上企业2018年总规模达到1339.78亿元。徐建民认为,应正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创新策源动力激发不足、应用示范潜力挖掘不足、制度供给协同合力不足、人才集聚压力认识不足等问题和短板。
因此,徐建民建议将人工智能作为上海实施三大战略任务的重要抓手,形成上海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核心竞争力;将创新资源聚焦到人工智能基本理论与核心技术研发上,提升上海的创新策源能力;提升人工智能场景开放水平,率先建立与人工智能应用相适应的数据共享、业务准入、效果评价等实施规则;围绕打造人工智能最佳生态,抓紧构建具有引领性、突破性和针对性的人工智能政策和制度体系等。
“我们要以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倒逼数据行业开放数据共享,推动完善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和安全保障机制。此外,要加强场景供需对接,率先在智慧医疗、无人驾驶、智能制造等领域形成具有全国乃至世界标杆意义的场景。”徐建民建议,要在建立人工智能风险评估和法制监管体系上先行,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上海方案”。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荀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