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最期盼的营商环境什么样④丨市政协委员池学聪:在两个“区”先行先试,成功经验复制推广丨两会声音

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改革108项措施,企业办事环节和时间进一步压减,助力我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从46位进一步提升到31位。“一网通办”总门户接入事项达到2261个,线上办事651万件。“双减半”“双一百”年度任务超额完成,审批事项提交材料和办理时限分别平均减少52.9%和59.8%,全市通办事项和业务流程再造事项分别新增177个和105个。

这是新鲜出炉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与营商环境相关的亮点内容。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正在召开的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现场,来自经济界的企业家委员们尤其关注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作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受益者,这些企业家委员们最期盼的营商环境是什么样的?

市政协常委、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池学聪说,这两年上海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作为中国重要的样本城市,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助力我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大幅提升,企业获得感都很实在,但如果对标世界一流,上海还可有所作为。

他说,营商环境的优化涉及到很多政策的优化,如果贸然在上海全面铺开,可能不一定合适,但上海有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设立之初就承担着先行先试的探索之责。因此,他建议对于一些吃不准的政策可以在这两个“区”大胆探索,给予相应的容错空间,在形成一定的成功经验后,再向行政区进行推广。

此外,对于一些审批权在市级层面的事项,他建议,也可以通过授权适当下放到这两个“区”。“现在一网通办可以办理很多事项,很多审批权是否也能依托这个平台进行下放,让企业办事可以进一步实现就近。”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芹 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