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改革108项措施,企业办事环节和时间进一步压减,助力我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从46位进一步提升到31位。“一网通办”总门户接入事项达到2261个,线上办事651万件。“双减半”“双一百”年度任务超额完成,审批事项提交材料和办理时限分别平均减少52.9%和59.8%,全市通办事项和业务流程再造事项分别新增177个和105个。
这是新鲜出炉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与营商环境相关的亮点内容。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正在召开的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现场,来自经济界的企业家委员们尤其关注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作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受益者,这些企业家委员们最期盼的营商环境是什么样的?
市政协委员、上海博勋信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向峰希望能在三个方面有所改善。
第一,在审批、行政许可等方面进行一个梳理,将需跑动次数、审核资料等进一步压缩至最低,给企业提供更大的便捷。
第二是法治环境,这既包含企业家在经营过程中得到的法律保障,也包含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比如各种公共信息的服务信息要及时发布,规范执法以减少执法对市场活动的负面影响”。另外要着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用法治方式打造诚信的社会生态支撑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第三希望有更多的实惠政策。比如,政府工作报告里说2019年减税降费达到了2022亿,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会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这也是企业能够得到实惠的地方。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地方,陈向峰还希望能将房租补贴、人才落户、子女就学等方面通盘考虑。“这些方面看似和营商环境无关,但其实对企业来说,也是十分关注的方面。”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芹 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