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康定路980弄1号的天合大厦,是一幢建造于1998年的高层居民楼,大楼一共27层,现有居民112户。
近日,物业公司在大楼电梯里安装了具有智能识别系统的摄像头,让电动车无法再上楼,彻底杜绝高层居民楼电动车充电的安全隐患。
■天合大厦一楼电梯井
周到君在天合大厦一楼看到,该居民楼有两部电梯,在电梯天花板顶部装有两个摄像头。据物业经理介绍,外形稍大一点的摄像头具备了智能电动车识别系统。
该智能识别系统与电梯门控制系统相连接,电动车进入电梯轿厢就会被摄像头自动识别,电梯门将无法关闭,同时还会发出报警声。
物业公司为了确保摄像头工作正常,于去年12月28日就对其中一台电梯启动了智能识别系统。今年1月1日起,天合大厦的两台电梯正式启用智能识别系统,居民已无法再用电梯将电动车载上楼层。
■图中红圈处为新安装的摄像头
在摄像头上方装有蜂鸣器和遥控接收器。物业人员通过遥控器可开启和关闭智能识别系统的警报装置。经过前期宣传,目前居民已将楼内高层的电动车全部移至地下车库,停放在指定位置。
在地下车库,两台“智能安全充电系统”连接整个充电网络,可满足40辆电动车同时充电。充电前,居民将车停在空闲插座旁,停好车辆并记住相对应的插座编号。之后,居民向充电系统装置投币或者刷卡后,就可以充电了。
■天合大厦地下车库
■地下车库的充电装置
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去年8月物业公司就开始接触多家专业公司,并在11月将初步方案与业委会进行沟通协商。物业公司负责货比三家,业委会则向楼内居民做征询意见。
经过1个月的意见征询后,楼内绝大部分居民表示同意,动用维修基金里的部分款项,用于安装电梯智能电动车识别系统。
经了解,2018年地下车库的充电桩就安装到位了,但总是有些居民不自觉地将电动车载到楼上。有的居民在用电梯载电动车时,还对电梯里侧的不锈钢板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物业公司光更换电梯板材,就花了几千元。
■地下车库与大楼一层的坡道
物业公司经理表示,以前门卫保安看到有居民将车载上电梯,会上前劝告,但有的居民不配合,物业公司也没有办法。装了智能识别系统后,居民只能将电动车推入地下车库,从成效看居民们也十分配合。
安装智能识别系统属一次性投入,两台设备加起来6000元,送一年保修,之后的维护费用是一年120元/台。智能识别系统专门针对电动车,无论什么型号、牌子的电动车都可以100%识别。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