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3日第二十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上,瑞银中国全球金融市场部主管房东明指出,近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金融开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到去年12月底,通过北向投入中国资本市场的累计金额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再加上QFII的1000亿美元,总体外资流入3000亿美元,占A股市场总市值约3.5%,流通值近8%,体量上与国内的保险、私募大致相当。去年瑞银股票和固收团队获得了两位数增长。
同时全球顶尖金融机构不断进入中国市场,特别是在上海建立了“洋私募”。不完全统计,到去年12月底已经有22家全球顶尖金融机构落地中国成为“洋私募”,总共发行产品超过65只。2020年很多开放措施将进一步落地。
瑞银投资研究部中国策略主管刘鸣镝表示,今年是资本开放改革大年,瑞银对A股和港股都非常看好。今年MSCI中国指数、沪深300指数会有大概6%的涨幅,这是基于沪深300公司每股收益将增长10%的预期。一季度是宏观经济的低点和拐点。
2020年瑞银的四个投资主题是:
行业龙头。目前各行各业集中度都在提高,龙头业绩会比经济总体好,利润率也因为规模效应、市场份额增加比经济总体好。
国企改革,有一些地方国企部分股权转让和股权激励会有投资机遇。
公司自主创新,5G、物联网带来投资机会。
借贷成本降低。据测算,2019年整个非银和非金融的部门,对银行和金融部门的利息成本是15万亿,比2018年的不到11万亿有所上涨。这部分成本如果能够缩小,每下降50个基点就节省1.3万亿费用。而2018年全部A股盈利1.8万亿,整体研发开支不到2万亿。
2020年因为资本市场更加开放,包括设立外商独资的基金公司、券商等,会有助于外资进入。瑞银判断今年有3000亿人民币的主动型外资净流入A股。这对A股市场是新增资金,短期既可对A股市场有一定的正面助推,也会改变一些市场风格。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曹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