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杯征文投稿倒计时两周!“美好”背后原来大有文章……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继续鼓励广大青少年触摸新时代脉搏、抒发追梦人心声,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第六届“新闻晨报杯”上海市中小学生实践征文活拉开帷幕啦!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海市精神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协调处共同担任指导单位,新闻晨报华东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精锐教育协办,上海升学腾讯大申网媒体支持。

活动主题为“点滴变化同记录,时代故事共书写”,邀请上海市的小学生、初中生一起来投稿。

此时此刻,距离个人报名投稿截止日期2020年1月3日,只有最后两周时间啦,赶紧投稿吧!(个人报名投稿办法点击这里

寻访指南③ 

为指导广大中小学生做好“寻访实践”任务,“上海升学”近期推出系列寻访指南,今天为第3期。
“感受这份美好”是本届实践征文活动寻访实践阶段的三道作文题之一。这道题目的开口很大,举凡一切正面积极的情绪——从自己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到全班齐心协力在拔河比赛中夺冠;从上学路上地铁里见证的温暖一幕,到放学路上让你忍不住举起手机定格的美丽夕阳——皆为“美好”,皆可入文,似乎提起笔来就能写。

先说“感受”

且慢,让我们再来读一遍题目:“感受这份美好”——“美好”很重要,“感受”这个动词更不能轻视!
“美好”,并不是不言自明、不显自彰的,只有“感受”它,方能表达它、传递它。那么,如何去“感受”呢?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王意如教授在第五届“新闻晨报杯”活动颁奖典礼上给出了秘笈:
作文的根基在实践,中学生不妨用眼睛去观察色彩斑斓的世界、用耳朵去听悦耳的声音,还可以用嘴巴去尝、用鼻子去嗅,把所有的感官信息汇集到大脑,用去感受,这时就会有想说的愿望,于是再用好的语言文字把它表达出来,有了这“六个用”,就能写出好文章。

请看,荣获第五届“新闻晨报杯”活动最高荣誉“写作之星”称号的一位同学,是如何“感受”一场当代艺术展览的:

说时迟那时快,雨声瞬间攻占了我的听觉。似龙吟,似虎哮,似马嘶,似狮吼,如千军万马般,径直扑向我的耳膜。若只是一瞬间倒也罢了,这雨声前赴后继,一声未了,一声又起,不给我留一点反应的时间。

带来这般巨响的雨则更加震撼,简直称得上“浩浩汤汤”。漫步这场倾盆大雨中,雨水在头顶上神奇地停住。仿佛被暗空间包围一般,现场灯光幽暗而神秘。偶尔,有调皮的雨点不受控制,落到我身上,激起略微的凉意。整个空间,弥漫着夏天的味道,仿佛真的在下一场大雨——一场永远不会停的雨。

我任由感官被这大雨所占领,思绪却飞出了雨屋……
(华二初级中学 王忆瑗)

再谈“美好”

好文章各有各的强项,但称得上“独出机杼”的,往往都如北宋理学家张载所言,“于不疑处有疑”,在人们习焉不察处入笔,显露高一格的立意、深一层的思考、别一种的观察。由是观之,对“美好”作一番审思,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某种程度上,对“美好”的定义和阐释,决定了这篇文章的层次。
比如,“美好”常与“崭新”并列,但新的一定更美好吗?一位在第四届“新闻晨报杯”活动中荣获“写作之星”称号的同学,就把目光对准了一位剪窗花的老人。一位坚守匠心、传承文化的长者,湿润了小作者的双眼,何尝不让人“感受”到一份“美好”?
我问老人:“如果没有人需要窗花了,您还会一直把这间店开下去,一直做下去吗?”老人听罢,放下手中的剪刀与纸,环顾四周亮丽的窗花与地板上米糊的印痕,眼睛渐渐深陷了下去,许久才抬头回道:“哪怕没有人需要窗花,不需要我来做窗花,我也会继续下去,一如继往。我放不下这门手艺,舍不得擦去地板上的印痕,更不会撕下墙上心心念念的窗花。”说完,“嚓嚓”的声音再次响起来。那地板上的白色印痕在时间中加厚了一遍又一遍,未曾停止,也不会停下来。
他佝偻的身影,剪纸的声音,地板的印痕,不知不觉中已湿润了我的双眼,老人依然执着地坚守着那颗从未变过的匠心。
(原青浦区实验中学 赵越懿)

千万不要把“美好”这个熟悉常见的词语“看扁”了。在哲学视域下,“美好”展现了它博大精深的一面。比如有学者指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价值主张,按照马克思所言,应是对“物的依赖性”的扬弃与超越,向“自由个性”阶段的转换与飞跃。

中小学生想不到这么深,但我们可以提醒一句:一定的物质条件是“美好”的必要基础,但“美好”绝不仅仅指物质层面的更大、更多、更新;“美好”常与“开心”“成功”等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相勾连,但它们并不是同义词。
打开所有的感官来“感受”,你笔下那份独特的“美好”,一定会让大家眼前一亮!

寻访实践阶段的三道题目(三选一) 

实践,让作文更精彩。“新闻晨报杯”上海市中小学生实践征文活动向你发出邀请:和师长、亲友、小伙伴们一起迈开脚步,记录家门口的点滴变化,寻找上海的缤纷色彩,用心感受属于新时代的这份美好!

迈开脚步,精彩作文不再遥远;睁大眼睛,生动素材就在身边。 在完成寻访实践后,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感触要与大家分享。请把你的心中所思化为文字,从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源于生活、饱蘸真情的作文,文体不限,字数不限。

1、上海的颜色

2、家门口的________

3、感受这份美好

投稿倒计时

集体报名
本次活动面向上海市所有初中生和2~5年级小学生。目前,新闻晨报已有近80所中小学生写作实践基地学校。学生所在学校为基地学校的,应通过学校提交投稿,由学校统一向组委会提交。
个人报名
非基地学校的学生,可个人直接报名。
办法1:线上报名>>>
个人线上报名,请立即点击这里登记信息。自行完成寻访实践和写作任务,于2020年1月3日前至实践征文网(www.iwriting123.com)完成线上投稿(投稿平台已经开通,请尽快上传)。
办法2:线下报名>>>
个人线下报名可至精锐教育上海各校区领取寻访实践阶段专用作文纸,并于2019年12月31日前交回作文纸。现场领取也可获赠“新闻晨报杯”活动指导用书《实践,让作文更精彩》一本(自愿领取、赠完为止)。

▲ “新闻晨报杯”活动指导用书

奖项设置

【初中组】
寻访实践阶段:所有投稿学生均可获得“实践经历证书”,优秀作品授予“优秀寻访实践作品奖”。
网络实践阶段:设有“网络人气作品奖”。
现场实践阶段:设有“写作之星”、“口语达人”和各大奖项。
【小学组】
所有投稿学生均可获得“实践经历证书”。
由专家评出“优秀作品奖”和“鼓励奖”,对特别优秀者授予“写作小达人”荣誉称号;由网友投票评出“网络人气作品奖”等奖项。
中小学生投稿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在上海升学、《新闻晨报》和《中文自修》杂志上发表,并结集出版。
点击这里报名参加征文投稿!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