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慧教室改造提出建议 交大教师的这份教代会提案获奖了

上海交通大学对东西区智慧教室黑板灯的灯光进行了改造,建立教室使用信息发布系统,共享教室使用信息,获得了师生们的点赞。

学校智慧教室改造的三点建议由交大教师陆佳亮提出,包括“从需求出发论证现有教室改造方案”、“提升教学楼公共空间环境文化氛围”、“建立前期沟通、测试试用、实施部署、智能分析、线上共享完整流程”。

这一提案获得“聚合力 促发展”全国优秀职工代表提案征集推荐活动的全国优秀职工代表提案。

■  陆佳亮老师(右一)

交大自2016年起开始智慧教室改造,迄今已有27间智慧教室,主要集中在闵行校区西区中院教学楼。

智慧教室采用互动式黑板,在可容纳40人左右的大教室采用超短焦激光投影,小教室采用书写黑白,整体是一块黑板,86寸触控平隐藏在黑白玻璃下方,打开电视就可以显示计算机或者笔记本信号,可以在ppt上书写标记,并配有数码激光笔,可以在遥控ppt翻页。

另外每间教室都配置了空气质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以及亮度传感器,系统可以采集环境数据,根据策略自动打开空调制冷或制热,可以根据环境亮度,自动打开灯光。

与上课信息对接后,可以根据课程自动开启多媒体设备、灯光、空调等。

2019年闵行东中院教学楼升级改造过程中,召开教师座谈会征集意见和建议,并发放回收1000多份问卷了解师生对教学环境的需求。同时在2019年学校在线教学平台Canvas@SJTU正式上线,配合智慧教室建设,打造“线上教学楼”,与实体教学楼形成对应,让课堂在线上实现延续到课前、课后,目前已有600多门课程开展应用。

陆佳亮老师来自致远学院、巴黎高科、自然科学研究院联合代表团,这三个学院是交大探索培养科技拔尖、社会精英人才和国际化办学的重要特区。

他在广泛收集师生意见,并结合自身工作参照国外高校的优秀做法,对学校智慧教室改造提出了三点建议。

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会协调下,组织归口部门经过多次面对面沟通交流,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对于陆佳亮代表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并付诸改造实施。

教代会是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是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和主要载体。

上海交大注重发挥教职工在民主办学中的主体作用,教代会在民主管理的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自2010年六届一次教代会至七届五次教代会共收到902件提案,平均落实提案占办结总数的90%以上,满意率近90%。

学校在闭幕会后召集会议对所有提案认真审查,按归口办理原则转达有关职能门办理和答复,让更多提案成为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助推器”。

每届教代会上,交大领导专门听取工作汇报、专题研究教代会工作,关心提案的督办落实。学校专门成立提案工作委员会,党政办公室主任担任提案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提案工作。

校工会作为教代会秘书处机构,通过“圆桌会议”等途径推进提案办理,鼓励代表们为学校献计献策。

今年教代会期间,策划“七届五次教代会,75名代表谈发展”等专题系列宣传在工会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代表们的真知灼见得以广泛交流讨论,强化了民主、奋进的氛围;组织各院系相关提案代表,就“垃圾分类、基础教育、校园安全、食堂餐饮”等热点专题进行履职巡视,邀请各职能部门领导与代表们面对面沟通,加深了代表队学校工作的理解和认同,也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相关工作的开展。 

在今年主题教育开展期间,交大工会对标主题教育要求和教职工对提案落实的期待,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聚焦教职工所愿,按照学校主题教育专项整治要求来推进教代会提案工作办理,推动各职能部门与整改任务相结合,即知即改,推进主题教育工作落地见效。

交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安胜对提案办理工作提出要求,各部门确保提案办理不虚不空不偏,即知即改、量力而行,切实回应和解决教职工所关切的问题。

七届五次教代会81件立案提案目前正在积极落实,一系列涉及学校发展、校园文化、生活保障和教职工需求的提案,  充分体现了“聚合力、促发展”,也促进着主题教育各项整改工作落实落地落细,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