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荀澄敏
晨报讯 二层式的矮平房、没有独立卫生间、前后屋间距较小……走进静安区宝山路街道257、258街坊,扑面而来便是“蜗居”生活。昨天一早,冷空气伴随小雨也没有浇灭这里居民激动的心情,他们早早地聚在旧改征收基地,共同见证该地块旧城区改建项目生效及居民集体搬迁这一难忘时刻。
“要拆迁、要拆迁、要拆迁……我们听了整整10多年,今天才要真正告别拎马桶生活,真的老开心。”西藏北路750弄的王阿姨喜笑颜开,1979年她插队落户回到上海,就一直和丈夫、儿子、孙子居住在此地。在这间上下3层只有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王阿姨的儿子在这里结的婚,孙子也出生在这里。
“这里几条弄堂都直通周边的马路,只要一落暴雨,屋顶漏水、屋内积水,那时候大家才要用桶往外倒水……这种日子谁过谁知道,真的很辛苦。”一直盼啊盼,像王阿姨一样的居民还有很多,16年前,257街坊曾一度启动旧改,但因开发企业资金等问题而搁置,住在这里的居民无不希望能早日改善居住环境,在王阿姨家里,沙发、床、餐桌占据了房间的大半部分面积,“没有独立的卫生间,一到下雨天就漏水,终于要迎来好日子了。”
据介绍,宝山路街道257、258街坊旧城区改建划定的征收范围为:东至止园路、南至中华新路、西至西藏北路、北至芷江中路,共涉及1840证2260户居民。其中257街坊是静安区剩余旧改地块中面积最大的地块,也是静安区最后一幅“毛地”。
8月31日,该地块旧城区改建一轮意愿征询以99.57%的高比例通过。11月30日、12月1日两天集中签约日,签约率高达98.80%。12月10日,“二次征询”正式签约首日,共有1826证居民签约,签约率达到99.24%。
在旧改期间,宝山路街道还开设“宝山路街道旧改”微信公众号,党员志愿者发布旧改倡议书,通过广播、横幅、板报和户外大型显示屏及时推送信息,充分解释政策,保证征收工作全程公平、透明,取信于民。
事实上,这里还居住着许多高龄老人,虽然带着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但心中免不了有很多不舍。中华新路387弄的徐奶奶和老伴周爷爷都已是93岁的高龄老人,搬迁前在老房子前拍摄下珍贵的照片留作纪念。天通庵路48弄的百岁独居老人王开文长年靠居委会和邻居照顾。居民区干部帮助做好了摸号、签约等工作,邻居也安慰他说不用担心,等安置好一定会带他一同入住新家。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荀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