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卢老师,被称为抖音上最酷的科学家。
视频里,每每同事需要个鸡鸭鱼标本,卢老师都会让他们买道荤菜回来,把肉吃完,最后一起用骨头拼出个骨架。
她不是一个“怪咖”,卢老师的真实身份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为了让普通人先对骨头标本产生兴趣,卢老师和她的团队才决定先从嘴里的那些食物开始。
有一回,网友在她用黄焖鸡拼鸡骨架的视频下留言,说这鸡骨头好像恐龙骨架,那一刻,卢老师第一次感受到拼骨头的成就感。
■图片/卢老师短视频截图
在抖音上,像卢老师这样的知识创作者还有很多。
12月18日,抖音公布了《2019年度抖音知识创作者图鉴》。数据显示,截至12月2日,抖音上粉丝过万的知识内容创作者数量超过7.4万名,较去年同期311.1%。
他们累计创作1985万条优质知识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1.9万亿,日均播放量超过52.1亿次,日均点赞量超过1.6亿次。每一条知识类短视频的触达人数,都将近10万人次。
对此,字节跳动副总裁张羽表示,抖音形成立体化的知识内容生态,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知识普惠平台。
在他看来,当前短视频传播知识有三大趋势:是拓宽人们知识边界的、是具有人格化的、是通俗易懂容易在社交传播的。
珍大户在抖音上专注金融知识科普,她的每一个视频选题,几乎都是来源于生活。
比如有一回,珍大户和丈夫一同逛超市,结果在冷冻柜前为了一盒饺子争论了起来,为什么有的速冻水饺要20元/斤,有的则只要5元/斤?
最终,珍大户将这个选题做成了一期视频,并获得了2000万播放量。
知识科普类短视频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爆发,与抖音推出的相关扶持计划,有密切的关系。
今年3月,抖音、字节跳动平台责任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技馆联合启动的“DOU知计划”。
这一计划不仅是号召有知识创作能力的机构和个人,在抖音积极创作知识短视频,更为这些他们制定了一整套短视频知识创作框架体系。
然而,随着加入抖音的创作者越来越多,他们也面临着不知如何运营抖音号的问题。涨粉与变现,也成为需要给这些知识创作者科普的一项内容。
为此,抖音还于18日发布了“DOU知创作者学院”计划,为他们提供包括平台规则、制作、运营、涨粉、变现方法在内的一系列,官方指导课程和全方位内容运营指导。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晓红表示,知识内容在互联网行业获得了空前的关注度。这种趋势,体现了互联网内容在从以往的单一娱乐化向知识化升级。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姜欣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