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因莫干山民宿受到上海市民的青睐,一到节假日一房难求成为常态。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德清与上海两地的往来越来越密切。昨日(17日),德清与上海金山区举行文化“走亲”活动,通过与沪上老字号、老品牌区域合作,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加深两地互通互惠。
与沪上“老字号”联姻
“1984年,德清洛舍人王惠林出差到上海,看到钢琴十分受上海市民欢迎,开始暗暗下决心要造钢琴。而后,王惠林从上海引进4名上海钢琴厂技师,从此,德清洛舍钢琴就与上海结下不解之缘。”德清乡音党课讲解员蔡思杰讲述的“农民造钢琴”的动人故事,生动诠释了上海德清两地以琴相连的文化渊源。
德清与上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融,两地都有深厚的书画基础和浓厚的书画氛围。文化交流会上,两地联手献上一份“文化大餐”:德清的《小镇琴声》、《德清嫂》等节目讲述德清道德文化的源远流长,上海金山区也带来《太阳出来喜洋洋》等节目欢迎远道而来的浙江客人。
当下,长三角一体化不断“升温”,区域交流愈发紧密。今年,德清发布《德清县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三年行动方案》白皮书,与上海诸多“老字号”的联姻,开启了两地深度融合的步伐。
上海钢琴品牌“施特劳斯”与浙江制造“乐韵钢琴”共同携手,打造“振兴老字号、传承老品牌”钢琴品牌,以产业融合带动区域融合。不仅在钢琴领域,围绕“振兴老字号、传承老品牌”战略的实施,德清与上海还在凤凰自行车、丁义兴食品、伊芙心悦服饰等领域进行“联姻”,共同抒写一体化发展新篇章。
“加强两地文化交流,使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更为我们搭建一个优势互补、发展共赢的平台。”德清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文化走亲”活动,旨在以两地文化为牵引,进一步构建起上海金山区与德清的情感脉络,加深彼此的联系,让“山与海”之约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推动德清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打造“民宿+”更多体验
近年来,德清积极打造上海“后花园”。以莫干山“洋家乐”为代表的精品民宿产业走俏长三角,乡村旅游独树一帜,尤其受到上海市场的青睐。今年1至9月,德清共接待长三角游客1000万余人次。
除了民宿之外,近年来,德清积极拓展户外运动、文化创意、会议团建等新领域,不断完善“吃住行游娱购”的全方位体验,带动“民宿+”发展。莫干山郡安里度假区就是德清“民宿+”探索的一个生动例子。
“莫干山郡安里度假区里拥有世界首个Discovery探索极限主题公园,可以体验攀岩、热气球、丛林滑索等极限挑战。”莫干山郡安里度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莫干山的体育、生态、民宿等优势,莫干山郡安里度假区积极推动“民宿、旅游、运动”融合,让游客在休闲之余还能“舒活筋骨”,感受莫干山运动之美。
同时,度假区积极点亮“夜间经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民国风情街两旁,音乐喷泉配上五彩斑斓的灯光,令人驻足。庾村广场周边,广场酒吧、乡忘茶礼、老莫咖啡、本零融合餐厅等,都有流连忘返的客人。据透露,度假区还将引进酒吧、咖啡馆、文创店铺、无人超市等新业态,打造成为全天候的旅游胜地。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