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国际上的倾向值匹配方法进行分析,发现校外学科补习,并不是提升学习成绩的‘快车道’ 。”
今天(12月18日),上海市教委正式发布2018年度初中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全样本学校评价结果(以下简称:绿色指标)。本市645所初中全样本绿色指标调查显示:语数外三门功课课外补习,对学习提升的作用分别只有:0.6%、2.0%、2.2%;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远远比把孩子送进课外培训班更有用。
而本市不少初中在提升学生自信心、提高校内学习时间有效性上,已有了好做法,没人补课的初中,照样做到学业高质量。
为645所初中全样本调查
绿色指标每三年发布一次,被教育界称为“上海的PISA”。
2018年的这次测试和问卷调查,涵盖了全市62591名九年级学生,和所有初中,共645所。1140名校长(含分管教学副校长)、12152名教师分别参加了校长和教师问卷调查,相关学生家长参加了家长问卷调查。
这份基于全样本学校的评价结果显示:上海初中教育在优质均衡发展上取得成效,提质增效取得进展。
本轮调查中,学习自信心较强的学生占比约为81%,内在学习动机较强的九年级学生占比为74%,比上一轮有明显进步;每天睡眠时间达到8小时以上的学生,所占比例提高近2个百分点;感到学习压力较小的学生,所占比例为50%,比上一轮提高3.6个百分点。
在针对语数外的校外补习中,数学和英语起到作用的比例仅为2.0%和2.2%,而语文的补习作用仅为0.6%。
与之相呼应的,是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今天(18日)对《中小学生成绩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做出的说明。其中第6条说明显示:“在2016年前的5年中,上海教育发展均衡化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学生在家做作业的时间与成绩呈现倒U型结构,这也提醒家长和学生要提高学习效率,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在家的作业,取得更好成绩。”其中,“2016年的调查显示,87%以上的学生都没有参加语文、数学和英语的课外学习培训班。”
几乎没人补课的初中,学习依然高质量
2019年,奉贤中考优秀女孩戚翼飞,在3年多前转进青溪中学的时候,还是个成绩比较靠后、不爱讲话的女孩。
位于上海市南边的奉贤区青村镇,青溪中学里读书的孩子,和戚翼飞一样,大多来自于周边的村镇。作为一所2013年才建校的年轻学校,刚刚走入第七个年头却已经做到了100%高中录取率,其中,进入实验性示范高中50%。
“我们的一大部分生源来自农村,包括成绩靠前的学生,有些家庭收入顾上温饱开支,所以总体上校外补课的很少很少。”每次开家长会,校长薛晨红和各班老师,也会反复嘱咐家长,孩子成绩暂时不要着急,不要盲目补课,注重课堂学习,跟好老师的节奏,先建立学习信心。
青溪中学校长薛晨红,2013年前在教研部门工作了15年,作为区里教研室主任出身的她,对于学生怎样增效学习,有比较丰富经验。青溪中学2018年的绿色指标中,作业指数、睡眠指数均优于全市水平,而就在上一次(2015年)也是首次参加测评的时候,这两项指标尚不及区里平均水平,薛晨红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2015年起,青溪中学开始尝试导师制教育方式。每班35个孩子,都有包括班主任在内的3位导师,每个导师管理十几个学生;2016年开始执行作业分层的要求,语数外分成三层,对学困生新学到的东西打扎实、对中等生适当编辑提高性、对学有余力的可以做“英语聪明纸”“数学荣誉作业”等。
有次,出门时没带伞的戚翼飞冒雨到校,薛晨红刚好碰到这个头发被雨水打透的女孩,她回到办公室拿了一条干毛巾送到教室里给她擦干头发,问她要不要换上干衣服。
“孩子的父母告诉老师,小戚回家常常会讲老师和学校给她的温暖跟鼓励,我想也就是点点滴滴的关注,让这个孩子有了学习的动力。”薛晨红说,她并未刻意关注过小戚的考试成绩,但是中考状元的成绩才让她发现,三年来小姑娘的飞速进步。
“全员导师制”,学生的管理更细致更个性化。校园里80%是青年教师,他们当中许多人第一次带完整的一轮学生,带着干劲儿,和学生不仅是师生,更是朋友。许多孩子都像小戚一样,从未在校外参加补课,但是会认真把课堂不会的东西,在课下问透,在适合自己程度层级的作业中得到学习的信心。
“最让我感到办学很成功的一点,是我的孩子们都不自私。”薛晨红说,学生们培养起了自信心,所以乐于分享,这也形成了学生间的成绩差距不是很大的局面,“比如物理化学上,会分出5分钟,会让成绩不错的同学让去讲自己的做题思路,带动其他学生高级思维能力。”
带着一种认同感和荣誉感在学习,学生们喜欢学校、喜欢老师。自然而然,青溪中学的绿色指标中,对学校的认同感指数、学习动力指数都提高了。
“情感因素、非智力因素的提升,是我们整个学校所倡导的。盲目的校外补课可能只是给不想学的孩子换了一个地方‘神游’。”
在青溪中学的课堂上,不允许老师有刻薄讽刺和刺伤孩子自尊心的评价,学校每学期做两次问卷,从学生处了解,老师是否采用过不恰当的方式对孩子批评。
2018年,这所位置偏远、以乡镇学生为主、几乎没人补课的学校,所有孩子都上了高中,绿色指标优于市里平均水平,学生学业标准达成度指数、学习自信心指数、学习动机指数等多项指标均达到9,3小时内完成作业人数达到70%,88%的学生反映睡眠非常充足或比较充足。
补习或不补习,“自主、自觉”是关键
“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是影响成绩的关键因素。”上海市徐汇区的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下文简称:徐汇教院附中)校长燕黎说,“提升学习信心,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一定是正相关的。”
找到学生的“亮点、优势”,是徐汇教院附中的老师提升孩子自主性的“秘密武器”,比如鼓励学生参加科技、艺术、体育、志愿服务等校园活动,在活动中收获成功、树立信心;又比如找出一门“优势学科”,进而带动整体成绩的提升。
这样的案例,在徐汇教院附中有很多。2016届的毕业生种,曾有一名各科成绩差到“破罐破摔”的小梓(化名),九年级化学课新开,老师选他做化学课代表,小梓在化学上建立了“做好表率”的主动性,随之而来的是各科成绩明显提升。还有2021届的小林(化名),老师通过支持他在田径特长中建立自信,从而改变了对自己的认知,成绩稳步提升,家长也更加理解他,也支持他的训练。
与青溪中学的情况不同,位于收入水平较高、教育竞争较激烈的徐汇区,学生们参加校外补课的情况比较普遍。徐汇教院附中是区里知名的公办初中,11月最近一次学校的问卷中,九年级53%的学生,不同程度的上了校外补习班,有的为了提升成绩、有的为了自招做准备提前高中课程。
“这也是困扰我们的一个社会问题:学校在不断减负,努力控制作业量,家长、社会机构却在不断地填补学生的课余时间,甚至到了学生都没有充分的时间完成学校布置的回家作业的程度。”燕黎说,课余时间,学校相当比例的学生转战在各个机构、补课班,疲于奔命……似乎这样家长才会安心。
对校外学习的作用,燕黎认为“不能一棒子打死”,一样应从孩子的自主性入手考虑。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本身学习自主性强,他们希望通过补习班学习更多的东西;而对于缺乏自觉性的,即使上校外补习,甚至会影响他们的课堂基础打牢。”因此,提升学生自信心、帮助孩子收获成功,是学校老师都认可并遵循的法则。
“一些机械性训练的课外机构,以及那些给家长不负责任承诺——比如交几万块包上高中的,不建议家长盲目报名;但一些项目化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需要一些专业机构参与进来,作为补充。”燕黎认为,市场上教育机构良莠不齐,不建议家长跟风报班。
在徐汇教院附中的绿色指标中,学习压力指标优于区里的平均水平,燕黎说:“课堂学习效益提高,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学校不需要加课,教师不用加时间,课上学习好了,作业写得快成绩有提升,学生压力感自然会降低。”
此外,考试评价、招生制度、社会风气、家长心态,甚至经济状况等,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压力、校外补课、睡眠等指数。
信息化助力“轻负担,高质量”
“减负的本质不是简单地减少作业,而是‘按教育规律办事’,通过归纳产生,成功的大概率事件,公共教育必须按规律办事。”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下文简称:静教院附校)校长张人利介绍。
在静教院附校,为更好地掌握教学规律、提升教学效果,学校推动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进行了五六年,近三年来上线智能化后台,将学生学习、老师教学、校园管理等纳入其中,今年更推出了AI大数据智能计算对学生进行针对化教学。
“提质增效,我们需要智能化处理数据,建立常模。每次期末孩子们试卷上传,成绩情况、错题集中情况都会在后台自动计算统计,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积累,我们就有了相应的常模,高于常模的要表扬,低于常模标准就要拉警报。”张人利介绍,学校目前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上的应用,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已经逐渐形成一套“因材施教”的数字教学系统。
学习效率的提升,减轻了学生和教师负担,绿色指标中,学生的睡眠指数和对本校认可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准。
科技辅导员王爽举了一个例子:”以往10道计算题,以纸质形式发给学生,做好题目之后孩子们要上交,老师再批改后才能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再进行讲解,但是现在,我只需要提前上传好题目,学生作答后系统即刻批改,学生第一时间掌握错题进行修正,老师也能实时掌握情况,效率明显提高了很多。“
再如,信息技术教授的思维导图的运用,帮助学生搞清楚问题与知识的层级关系,在语文、数学各个学科迁移应用;老师在备课时用了4个小时的难点课程——3D建模,学生们只用了70分钟就把软件的基本使用全部掌握,攻克所有课堂题目,是因为能力与素养的提升使孩子“学会学习”。
随着AI引进后台,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数据,与常模进行对应。随着数据跟踪的深入,每个孩子的作业本、错题本也都是不一样的。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庞菁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