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副总经理刘逖:上交所ETF交易量稳居亚洲第一

112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举办中国•上交所ETF十五周年峰会。

2004年底,我国境内第一只ETF——华夏上证50ETF成立,掀开了中国境内ETF市场的帷幕。十五年来,境内ETF市场规模稳步上升、投资标的不断丰富、市场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截至201911月,我国境内挂牌交易ETF超过240只,总市值超过6500亿元。其中,上交所上市的ETF已有177只,在境内ETF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市值、成交规模境内占比超过八成,交易量稳居亚洲第一。

上交所副总经理刘逖表示,经过十多年发展,上交所ETF市场围绕“一所连百业,一市跨全球”的定位,在保持平稳发展的基础上,产品布局基本完成,标的资产涵盖了股票、债券、货币、黄金以及境外资产,比较好地满足了投资者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市场枢纽功能逐步发挥。特别2017年以来通过机制创新、市场推广等多项举措,上交所ETF市场实现了持续爆发性增长:2017年初上交所参与ETF交易的人数50万,现在已达到约260万人,三年扩张5倍多,市场参与广度极大提升。

他指出,在市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境内ETF市场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上交所的产品结构也得到了完善,有效服务了实体经济发展。在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ETF作为金融工具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将愈加彰显:

一是不断丰富ETF产品线,助推经济转型升级。5G ETF、科技ETF、半导体ETF等多个主题ETF,覆盖各类优质科技行业股票,全力支持科技创新,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二是ETF将成为机构投资者和长期资金更青睐的投资标的,促进A股市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ETF可以直接、便捷、高效投资各类资产标的,将逐渐成为机构投资者长期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成为价值投资的高效渠道。未来几年,保险资金、养老金、公募产品等机构投资者有望成为交易所基金市场的长期增量资金来源,长期资金作为资本市场“压舱石”的作用将愈加凸显。

三是ETF为全球市场的互联互通搭建桥梁,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上交所目前已上市了13只跨境ETF,未来还将和更多市场联动。今年6月,中日ETF互通项目正式开通,4只中日ETF互通产品在上交所推出,日本股票ETF首次在中国上市。随着MSCI等一系列境外重要指数纳入A股,ETF凭借透明、便捷、高效的特点将成为境外资金重要的投资工具,也将成为国内投资者投资跨市场的重要工具,境内外市场的互联互通日益频繁。

刘逖提出,未来上交所将继续拓宽ETF产品线,优化ETF交易机制,丰富ETF投教手段,持续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做大做强中国公募权益基金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曹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