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文化名人竟都住过这个里弄!虹口“景云文化雅集”解封尘封多年故事

弯弯曲曲延伸的里弄,红砖浅灰粉的立面外墙,青色平瓦覆盖的坡顶……这个建于1925年的景云里位于虹口区横浜路35里弄。那里曾经名人云集,居住过鲁迅、茅盾、叶圣陶、冯雪峰、周建人等一批1930年代的文化名人。这些名人从事着创作、编刊,领导和组织革命的文学活动。

如果说,这些作家当年的创作活动,离不开当时景云里的环境氛围,那么如今想要让当年更多的景云里故事问世,就必需营造一个具备这样氛围的创意平台。

今天,承载着作品分享、人文交流、文化项目合作、诗笔歌会等形式的2019首季景云文化雅集活动在海派艺术中心举办。同时,启动景云里IP众创平台项目,旨在让更多的景云里故事作品问世。

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自信的增强,需要更多人去传承发展、继往开来。为了传承中华文化人爱国报国之初心,展现长三角地区人杰地灵之风采,增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文化认同感,虹口拟在长三角文博会举办之期,发起举办景云文化雅集活动,以作品分享、人文交流、项目合作、诗笔歌会等形式,汇聚更多长三角文化人的初心、情怀与力量,为构建长三角文化共同体、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推波助浪。

本次活动的联合主办方上海联合书画院理事长戴顺康在讲话中表示,今天,共同举办景云文化雅集的意义在于,希望通过共同回味当年的景云里名人名作荟萃的文化现象,来启迪今天文化人的创作实践。另外,“当年,鲁迅来自绍兴、茅盾是乌镇人、叶圣陶是苏州人,陈望道、雪峰是义乌人、柔石是宁海人,他们都是来自长三角。”他还表示,如今在三省一市宣传部门共同举办长三角文博会的期间举办这一活动,也是为了来更好地凝聚当代长三角文化人的情怀和力量,为长三角文化人的交流合作,创设一个小小的平台。

活动中,分享了新作《拷问文学——景云里遗事》。据介绍,日前,在虹口区委宣传部的支持下,由英国牛津大学文学硕士、评论家朱曦创作的《拷问文学——景云里遗事》出版了。这个90后作者朱曦从全新视角切入解读:景云里何以成为景云里?这里发生的故事对日后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一段段尘封多年的碎片得以露出微光,精准还原。

在圆桌论坛环节,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乐融、乌镇茅盾故居纪念馆馆长张丽敏、上海广播电视电影制作业行业协会微电影专委会副主任蒋光明、长三角油画艺术交流中心秘书长、长三角摄影家俱乐部主任徐裕根、中国船舶报社原总编辑范国荣围绕主题“我们从长三角走来”,就如何看待景云里文化现象、如何看待目前长三角文化一体化历史与未来发展以及对景云里或虹口未来文化三地的发展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据悉,本次活动,由虹口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汇出版社共同主办,上海联合书画院联合主办,同时也得到了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海派文化中心的大力支持。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杨天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