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大腕直播做手术,这种恶性程度非常高的肿瘤如何才能早发现?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各种肿瘤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胆道肿瘤也不例外。虽然胆道恶性肿瘤并不是常见的肿瘤类型,但其恶性程度高,死亡率居高不下。同时,胆管肿瘤还具有前期难发现,手术难度高等问题,对于患者、医生都是很大的挑战。

11月23日上午,第10次胆道肿瘤大会在中国国家肝癌科学中心正式开幕,在会议上,有肝胆直播的手术视频,也有30多个肝胆肿瘤领域的最新课题的分享,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姜小清团队也在大会上发布了“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20年经验”的相关数据。 

胆道肿瘤大会直播做手术

11月22日下午,一台在东方肝胆医院手术室进行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公众平台面向全国直播,操刀的医生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陈孝平院士。

这台手术中,陈孝平院士演示了他独创的“陈氏胰肠缝合技术”。现场和在线观看的观众达1万多人次,观众踊跃留言,获得了广泛好评。

这是第10次胆道肿瘤大会的一项议程,通过直播的形式,陈孝平院士就肝胆领域最为复杂的手术通过现场直播的形式进行了公开演示,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学术交流意义。

在此台手术前,陈孝平院士更是和肝胆业界权威吴孟超院士手术室见面,并就手术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探讨,最终呈现了一台完美的示范手术。

除了陈孝平院士的直播演示外,11月24日上午还将直播,由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姜小清教授演示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这同样是肝胆领域最为复杂的手术之一。

除了专家大拿的演示,这次大会还设置了“抗癌金刀杯手术视频大赛”环节,来自全国各地各大中型医院100多位抗癌一线的中青年医生积极参与,大会共收到了100多个手术视频。 

发布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20年经验

胆道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胆囊癌、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及胆管下端癌,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中处于末位。由于相对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愈后差,手术难度大,在基层医院很难得到规范治疗。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即海军军医大学胆道恶性肿瘤诊治中心,在胆道肿瘤的规范化诊治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而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更是难中之难。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姜小清团队从1999年开始进行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研究,迄今已经20年了。

期间,姜小清团队共计接诊住院病例1054例,手术了800多例,根治病例达600多例,技术的突破加上团队本身的肝移植背景,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率大大提高,1年、3年、5年存活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批原来不能治疗的病人得到了治疗,延长了寿命,其中30%的病人更是得到了根治。

本次大会,姜小清团队将重磅发布“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20年经验”,相关数据也同步揭晓。姜小清谈到,

公布其团队这20年的经验,主要是希望得到认可后,可以将这种规范性的诊疗做成指南规范,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疗进行规范。 

遇到胆管堵塞需要警惕

那么,哪些人是肝门部胆管癌的高发人群呢?姜小清表示,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病原因目前也还不太清楚,但跟某些疾病还是存在一定的关联的,比如肝炎、胆道积食。

可是,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非常复杂,在圆珠笔笔芯粗细的肝动脉和直径0.8-1厘米粗的门静脉上做肿瘤切除,要切得到位还要切得干净。

姜小清将肝移植手术比作换发动机,而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则可以看作是维修发动机。

大家一般觉得肝移植手术是最难的,其实肝门部胆管癌手术还要更有难度。

除了难治,肝门部胆管癌也非常难发现,一般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是晚期了,由于病例少,基层医院的误诊率也非常高,患者很难及时得到治疗。

姜小清提醒广大市民,对于肝门部胆管癌的检查发现,做体检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超声波检测,既没有损害性,费用也不算高:

如果发现胆管有扩张,就需要好好检查了,很有可能是早期的肿瘤导致局部的胆管扩张。另外,也可以通过肿瘤指标进行病情的前期发现。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荣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