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内为我国免费培养300名优秀神经外科骨干医师!
2019年Fukushima浦东神经外科颅底手术论坛11月23日在新近开张的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由于医疗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外伤致脑外伤的比例逐步减少,除脑肿瘤外,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比例明显上升,其中就有烟雾病,这个病发病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4岁左右就是一种以双侧颅内大血管起始部慢性狭窄,闭塞为特征,继发引起颅底异常血管网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由于在脑血管造影图像上形似“烟雾”,故称为“烟雾病”。
烟雾病最早发现于日本,一度被认为仅发生于日本人,但1962年后世界各国陆续出现了报该疾病。总体而言,该病在中、日、韩等东亚国家高发,显示按10万人口计算,日本的发病率为0.35-0.94,中国的发病率为0.41,美国为0.05-0.17。
烟雾病的发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约占全部烟雾病患者的15%,有家族史的发病率更高,是正常人群的42倍。
近来发现烟雾病明确与基因变异有关,男女发病比为1:1.6。可发病于任何年龄,发病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4岁左右,第二个高峰是34岁左右。青少年以脑缺血为主,成年患者则多以脑出血起病。
缺血性烟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肢体乏力,偏瘫,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癫痫,头晕,智力下降等症状,出血性的烟雾病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精神异常,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症状。脑血管造影是诊断烟雾病的金标准,还可以用于有效评价烟雾病进展变化及血管重建手术后的评价。
浦南医院院长刘卫东教授指出,目前绝大部分烟雾病患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分为直接和间接的血管重建术,直接血管重建手术包括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枕动脉-大脑中动脉(或大脑后动脉)分支吻合术;间接的血管重建术包括脑-硬脑膜-动脉-肌肉血管融合术等。
对于缺血性烟雾病,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减少患者脑缺血的发生,对于出血性烟雾病患者,手术可明显减少烟雾血管,甚至消失,减少出血的风险。
这也是世界顶级医生集团第十次在上海举办的培训活动和冬雷脑科医院第二届脑科学术年会的主要内容之一。论坛上,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神经外科分会成立。
2019年Fukushima浦东神经外科颅底手术论坛由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获得者、世界顶级医生集团创始人、美国杜克大学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Fukushima教授发起,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浦南医院与上海冬雷脑科医院联合承办。
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福岛孝德Fukushima教授是在颅底解剖领域享誉世界的著名专家,在日本、美国、欧洲多个国家拥有“神手”之美誉。由福岛孝德Fukushima教授发起的神经外科培训班还将申请为国家级培训班,以后每年仍会在浦南医院举行,并力争完成在10年内为我国免费培养300名神经外科骨干医师。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里予 蒲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