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服装秀赏民族文化,长三角文博会云南展区有热闹更有沪滇合作好消息

伴随着浓郁的花香,遍地鲜花勾勒出一幅云南地图;展区内一个个知名景点的立体微缩景观,则让人瞬间穿越到”彩云之南”……云南展区无疑是今年长三角文博会的一大亮点。

昨天,记者在第二届长三角文博会云南展区的“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主题秀上看到,15名专业模特身着沪滇合作的创新民族服饰走上T台,云南永仁直苴村村民也在舞台上尽情载歌载舞,原生态与现代时尚产生了奇妙的碰撞。

与此同时,沪滇文化交流合作也有好消息:涵盖媒体、文化、产业、人才合作的12项沪滇合作在长三角文博会上正式签署。

自1996年中央确定上海市对口帮扶云南省以来,沪滇两地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次发布的12项合作将促进云南文化产业更加接轨国际化、时尚化,让沪滇帮扶成果惠及云南各族人民。

其中,云南省文艺创作中心和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昨天上午刚签订《影视创作、服务、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下午云南方面就前往调研协会负责运营的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和沪上专家举行了重大影视题材创作座谈会。

“云南现在基本上都是‘自然摄影棚’,剧组拍了之后就撤,不会留在当地进行剧本孵化或者后期制作,我们服务机构就是把上海的经验、长三角的经验分享给他们。”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主任于志庆说。

令人欣喜的是,云南方面在“取经”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更多长期发展的建议。“(最好)在云南能有两三个摄影棚,完成天然取景之后,(作品)后期就留在当地做,这样产业链拉长,产业自然能渐渐起来。”于志庆说,除了长三角区域内的合作,机构也想把整个长三角合作的一些经验往外辐射,“中国的电影工业化程度还不是特别高,我们也希望这些经验能够对整个产业有一些帮助和促进作用。”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曾索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