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科技、智能物流、智能零售……过去一年,京东发生了哪些变化?

刘强东消失在公众视野的日子里,人们更容易聚焦在京东集团究竟在干些什么。

2019年双11,京东以2044亿元的下单额交出一份很不错的比拼成绩。

随后,京东集团在2019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中,三个CEO同时登台亮相,京东数字科技集团CEO陈生强、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京东物流集团CEO王振辉分享了京东在各个领域的探索和突破。

不管是金融科技、还是智能物流、智能零售…….这场大会成了外界系统了解京东集团过去一年来发展的重要窗口。

金融科技:下半场,构建金融科技操作系统

过去一年,京东数科从金融科技、资管科技、数字农牧、数字乡村、数字营销再到智能城市,既实现了技术上的进阶,又实现了科技与实体产业更好的融合。

“所有这些模块都有着一样的底层逻辑,是有着共同内核的数字化操作系统。”京东数字科技集团CEO陈生强说,核心逻辑主要体现为三方面:

  • 第一,通过互联网软硬件、网络通信、物联网、AI、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将物理世界的多维信息以及产业知识数字化,以数字连接打通线上与线下

  • 第二,以数据和技术为最大公约数,重塑产业流程和决策机制,实现产业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结构的改变,通过降低边际成本来实现规模覆盖,并形成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

  • 第三,用共建共生替代自我封闭,实现数据和技术应用在多产业、多链条的网状串联和协同,进而创造更大的产业价值和客户价值。

2015年京东数科首先提出了金融科技概念,2019年7月,京东数科首次提出了下半场的概念。

金融科技发展至今,上半场从2012年慢慢开始,进入到15、16、17年,整个上半场大量创新集中于以流量为代表的创新,大量互联网跟用户交互体验,使得京东创造出非常快捷的全球领先的支付,丰富了在线理财,在线借贷便捷,上半场的动力和核心需求来自于C端用户,用户觉得传统金融服务领域里面,获得无论从支付到理财到借贷,整个体验和需求的配给相对比较慢,用户存在大量的需求,第一波互联网企业以用户体验为宗旨,很好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随着整个宏观经济的变化,监管环境的变化,社会市场需求的变化,金融科技下半场的需求方变成金融机构,变成企业级机构,他们需要的是真正科技领域的服务。

“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是命运共同体,双方合作重点在于共建一套开放的金融科技操作系统。” 京东数科副总裁许凌介绍,金融科技步入下半场,由强线上属性的业务领域向强金融属性、强线下特征的业务领域渗透,金融机构的数字化,需要科技公司的助力。

基于这样的背景和判断,京东数科提出构建一个开放的金融科技操作系统,携手金融机构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并公布了系统内三大解决方案——金融数字化解决方案T1、信用卡数字化运营解决方案以及智能资管科技平台JT²的最新进展。

据了解,基于积淀6年的大数据分析、区块链、AI等技术,京东数科在助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实践。比如:

人工智能领域,京东数科的人脸识别准确率达99.9%,达到业界最高水平;3D机器视觉行业领先,伪造人脸检出率达99.99%

风控核心技术体系,是基于机器学习平台、智能决策引擎、行为序列、图计算、流计算、人脸识别等技术自研的,至今经历11个大版本30多次迭代,主模型变量达150万维。

在区块链领域,京东数科作为国内首批投资和应用区块链技术的高科技企业,研发了自主可控、全面开源的底层引擎JD Chain,支撑了千亿数量级的交易记录。

许凌认为一个开放的金融科技操作系统应做到三个要求:

一是利用数字化能力输出,帮助金融机构在系统架构、产品运营、风险 管理、场景运营等业务核心环节实现全方位数字化,降本增效;

二是为金融行业各类参与机构提供底层互通、相互关联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提升机构间协同效率,助力金融市场高效运转;

三是助力金融机构与各实体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场景共建、业务共生,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京东物流:5G小试牛刀,技术驱动第一

今年11月,京东物流全国首个5G智能物流园区正式投入运营。

京东物流集团CEO王振辉介绍,京东物流北京亚洲一号5G物流园区正在探索和实践身份识别、智能调度、AR量方、车路协同、数字库存、无感安防、自动驾驶、实时追踪等十多个关键场景的应用和落地,涵盖智能园区、智能枢纽、智能仓储三大领域。

这些场景的应用不仅将普及和推广到京东物流在其他城市的物流园区,也将基于开放平台LoMir(络谜),与全国乃至全球的合作伙伴共享。

“以智能仓储为例,大家都知道仓库中拣货环节成本占的比重很高,提高拣货效率一直都是企业仓储管理的核心。通过5G、机器视觉等技术,可以实时感知仓内生产区资源分布及状态,进而优化调度,极大地提高拣货效。”

在11.11期间,京东物流凭借亚洲电商规模最大的智能仓群,支撑了海量订集中爆发和开放物流、云仓、跨境等复杂业务场景带来的压力。京东物流拥有的25座亚洲一号已覆盖全国重点城市,70座不同层级的无人仓高效应对不同品类的物流场景,数个产能超百万的分拣中心展示了强大的订单消化和货物吞吐能力。

“技术对于物流全环节的智能改造体现在方方面面,以消费者今年感触最深的千县万镇24小时达为例,大数据备货、数字供应链、运力优化布局等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全国物流迈入24小时达的新常态,技术不可或缺。”王振辉说。

“从物流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智能迭代到产业供应链的数字化升级,物流行业从大而重变得‘举重若轻’,技术是驱动物流革新的第一要素。”

目前,通过多年来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京东物流已经具备了将物流技术对外输出的能力,这些技术已经推广到零售、制造、农村、校园等领域。以汽车行业为例,京东物流为国内某著名车企打通全链路信息,整合全渠道数据,通过合理布货与智能补货,将订单一次满足率,从原来65%提升到了80%,并有望提升到90%以上。

京东零售:130亿投入,智能化零售新突破

目前在京东零售的3万多名员工中,技术研发人员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并且今年前三季度,京东体系所属上市及非上市企业合计研发投入超130亿元,远超2018年京东集团全年投入的120亿元,跃升为中国企业中对技术投入最多的公司之一。

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首次阐释了京东零售的智能化零售路径。

比如,目前,京东在C2M反向定制领域已经拥有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开发能力。传统方式相比,京东C2M将产品需求调研时间减少了75%,新品上市周期缩短了67%。

通过C2M模式,京东零售不仅推动了清扬运动专研系列洗发露等众多新品的诞生,更催生了游戏本、高性能轻薄本、带鱼屏等新品类。这些新品类都是京东率先在国内甚至在全球成批量定制开发销售并成为主流产品的案例。

未来3年,京东将累计发布1亿种新品及C2M产品,其中创新含量高的品类占70%以上。

京东零售率先推出了价格健康度管理机制和技术模型,成为首家采用大数据和AI技术管控价格的平台。

这套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商品的京东站内价格,对价格虚高、变价频繁等不健康的价格进行实时拦截。同时,以最快30分钟一次的频率抓取竞品实时到手价,进行比价,确保用户成交价格的竞争力。

京东11.11期间,该系统每天全面监控所有自营商品,实时处理1000多万条价格数据,以确保能够给到消费者最实、最稳、最具竞争力的价格。

在履约能力上,京东零售通过“智能履约决策大脑”,日均处理5000万单、日峰值处理2亿单的能力,并已经开放给第三方。京东零售能够统筹京东与社会化渠道的商品流、信息流,平均节约50%以上的运营成本。

以物竞天择项目为例,借助京东智能履约决策大脑,消费者下单时,订单会直接下发给系统计算出的综合因素最优的方案,实现最快15分钟送货上门的体验。未来,物竞天择项目的目标是实现年千亿级的交易额。

“京东零售正在以数字化为基础,加速向智能化迈进。未来,京东零售将在技术驱动下,秉承着‘以信赖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的经营理念,成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友好交易平台。”徐雷说。

京东农业:技术驱动,多领域布局

实际,京东集团这几年一直在变化,尤其借助技术,开拓了很多领域,比如农业。

京东数科通过首创的“AI+区块链”技术应用,成功解决了农产品防伪溯源的商业难题。普洱茶在压制过程中会形成一个随机的纹理,就像动物的DNA一样是唯一的。京东数科利用AI+区块链的技术,引入图像识别和匹配算法,可以做到对茶饼源头的防伪追溯。在算法精度是十万分之一的误差率下,匹配通过率高达99.5%。

在农牧产业,在京东数科自主研发的智能养殖解决方案在生猪养殖领域得到落地验证后,京东数科智能养殖的边界已经扩展到了养牛、水产等领域。

京东数科数字农牧提供的智能养牛解决方案以神农大脑(AI)、神农物联(IoT)和神农系统(SaaS)三大底层核心技术为框架,能帮助企业实现生产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同时还可以实现生物资产监管。

首农畜牧运营中心主任郭刚从合作伙伴的角度举例说:“奶牛在夏季由于热应激反应,产奶量会下降10%-30%。我们与京东数科合作的智能喷淋系统,会根据温湿度指数对风扇和喷淋进行智能控制;同时基于视觉精准识别牛只,一对一喷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能节约用水60%以上。”

在水产领域,以“神农大脑”为核心的数字化水产养殖解决方案,通过集装箱养殖和全方位数字化管理,能够增加养殖密度、方便鱼群管理,同时隔绝泥土保障肉质的安全和鲜美。神农大脑实时监测分析水体温度、氨氮、溶氧等数据,为不同品种鱼苗匹配创造最适宜的水质环境。通过AI技术观测鱼苗大小、重量等生长指标,识别分析行为,判断健康和饥饿状态,精准调整喂量,提高饲料使用率。

同时,通过智能巡检系统和水下摄像头可对整个养殖区进行巡检和视频监控,结合SaaS系统,可远程实时监控养殖区;应用AI视觉识别技术,判断水质状态、投喂系统工作状态,监控病、死鱼情况,并对异常情况及时报警或自动调控物联网设备运转。

据了解,基于京东数科智能水产养殖解决方案饲养出的AI鲈鱼,可以直接生吃。

广州观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舒锐表示:“北方人不太喜欢吃鱼,对鱼肉根深蒂固的印象是鱼肉的土腥味重,这是我们传统池塘养殖的问题。京东数科跟我们一起打造的集装箱式智能养殖方案,为现代渔业绿色发展提供了范例,能够保证鱼肉的品质和安全保障。”

2018年4月,京东正式启动京东农场项目,整合京东物流、金融、大数据等能力,致力于推动数字农业发展进程。

呼伦贝尔农垦项目,成为京东农场打造智能农业,助力农业国家队市场转型和升级的经典案例。京东集团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以“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农产品”开展项目合作,通过智能化升级、数字农业管控及全程可视化溯源体系升级拉布大林和特泥河两个农场共30万亩基地,成功输出更高品质的呼垦源芥花油产品。

京东农场携手河北博能盛诺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300亩的辛集皇冠梨基地,进行博能梨园健康生产建设,形成现代化的辛集博能智慧梨园。

目前,“京东农场”专属销售通道——“京品源旗舰店”作为产品上行通路,已经正式开通,无论是高品质、更安全、可溯源的呼伦贝尔的芥花油产品还是来自辛集的皇冠梨,均在京品源有售。

经过一年多的持续发展,京东农场目前已经在东北、西北、西南、华东、华南等多地实现了创新落地,合作农产品类型覆盖粮食、杂粮、果蔬、菌类、食用油等多个领域。

可见,低调的京东,过去一年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包括理念、技术和战略布局。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苗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