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强
今日小雪,我在上一篇物候日志立冬节气时提到,到中气小雪“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四时大象的冬令气象才成立,对应到现代生活,这个时间差不多北方集体供暖的城市也都开始供暖了吧。
在《礼记·月令》孟冬篇中写道:“是月也,天子始裘。命有司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命百官谨盖藏,命司徒循行积聚,无有不敛;坏城郭,戒门闾;修键闭,慎管硁;固封疆,备边境;完要塞,谨关梁,塞徯径。”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顺时御冬之政。开篇“天子始裘”不仅仅是天气寒冷开始穿裘皮大衣的意思。汉代大儒郑玄说:“九月授衣,至此可以加裘。四时之服不同,而独言裘、葛者,以其为寒暑之大别也。”在《周礼·天官·司裘》中记载,专门负责制作御冬毛皮服装的官员叫司裘,他的手下有中士二人、下士二人及府、史、徒等人,他们要在季秋时进献制作好的功裘,等到孟冬中气时由天子赐予群臣,提醒臣工们要顺天时行冬令,官民所藏御冬物资保护好,城防边疆加固好,这就是天子始裘的来历。北宋诗人黄庭坚的《秋思寄子由》中“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就是用的“天子始裘”这个典故。
“是月也,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不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段文字中提到了“物勒工名,以考其诚。”这八个字可以解释很多先秦文物上的简单铭文之来历,应该是为了在日后使用中检验其产品质量的责任人姓名或者代号。郑玄释曰:“霜降而百工休,至此物皆成也。效工,录见百工所做器物也。”器物的做工上或有瑕疵,或过于奢靡,皆属于未能达到“器之善也”的标准。《周礼·冬官考工记》中道:“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知得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由此可见,即使工匠造物,也要得“天时、地气、材美、工巧”这四合,才能称得上良工美器,否则,“功有不当,必行其罪。”
有天子赐裘,有良工美器;城防关闭、农工休息,冬令的闲暇时光就成了燕乐良辰。2017年小雪节气的物候日志《围炉夜话传心灯》,写的就是冬令居家围炉夜话的生活场景。
“是月也,大饮烝。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这一段讲的是,君臣燕乐之际,还不忘“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国之大事,惟祀与戎,习武备战,以迎仲冬阅兵。
“讲武以厉其威;习射御以考其艺;角力以视其才。”无论是前一段所写工匠的器与物,还是这里将士的艺与才,顺天时应物候,皆需一个“诚”字,纤毫取巧之心都会在器物与战事上功亏一篑,这当是小雪节气中的人事与施政心要吧。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