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宁路与芙蓉江路的拐角处,有一座瞭望塔因其充满科幻感与未来感的外形,成为了不少人前来打卡的新晋的网红地。10月25日晚,这座瞭望塔被五彩的灯光所环绕,也将正式拉开2019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长宁区苏州河实践案例展的大幕。
围绕着对“一江一河”公共空间的建设,聚焦“滨水空间为人类带来美好生活”的主题,本次长宁区实践案例展将展览选址定在长宁路苏州河景观带,其中以芙蓉江路至天中路的天原河滨花园为重点段。
众所周知,上海有两条母亲河“黄浦江”与“苏州河”,伴随着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的贯通,上海人民又多了一处公共客厅与休闲空间。为此,苏州河的两岸的公共空间打造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
苏州河流经上海多个区域,其中,长宁区境内河网密布,港汊交错,苏州河作为区境干流,是最重要的河道,也提供了贯穿长宁区东西向的滨水空间。依托河流水系、绿化以及风貌、文体设施资源,长宁区正在打造多元化、多类型的慢行网络,苏州河慢行道是其中一条重要的线路。
本届实践案例展的选址正是上述系统的交汇点与苏州河沿岸的重要节点。历经20余年的规划建设,长宁区的苏州河景观带正不断贴合市民的需求更新发展,被雕琢得越来越人性化。今年,长宁区11.2公里的苏州河岸线也将在全市率先实现贯通。
天原河滨花园前身是民族工业天原化工厂旧址,与北岸的上海试剂旧址、上海火柴厂遥相呼应;在历经了苏州河环境、功能、景观上的变迁之后,沉淀着独特的气质,也见证了苏州河两岸工业的变迁。尽管建成已有将近十年的时间,天原河滨花园项目在使用方式、设施配备等方面仍不乏前瞻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受到周边社区的欢迎。
据长宁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原河滨花园并未以建成作为终点,而是不断通过调整、维护来增加其丰富性。“公园与苏州河相隔一条长宁路,此次案例站选择以此作为主要展示空间,再合适不过,另外也是希望通过实践案例展点亮这段苏州河的滨水空间”。
本次展览由长宁区人民政府主办,长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长宁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长宁区绿化市容局、周家桥街道承办,长宁区体育局、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协办。
据策展人周渐佳介绍,展览以“乐水”为主题,结合案例、搭建、采访、公共活动来共同挖掘苏州河景观带长宁路段的特质。在案例部分,集中展示长宁区境内苏州河沿岸的建设成果,其中既有全长4.4公里的苏州河健身步道(西延伸段)改造、苏州河慢行系统景观设计这样的全线工程,也有滑板公园、天原河滨花园这样的节点项目。
除了建设案例以外,案例展邀请了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通过公共艺术、城市家具等手段为展览期间的天原河滨花园带来小小的改变。
这其中既有可以自动滑动、创造相遇的公共座椅,有如重山叠嶂、傍水而生的亭子,有反射周边景观的镜面,也有寻访水之味、上海之味的气味装置,沿线漫步,惊喜不断。
作为天原河滨花园的地标,暸望塔也在这次案例展中焕发新的生命力,灯光与声音环境的重新设计带来了不同纬度的公共体验。此外,案例展中的研究项目《苏州河边,一个家,一爿厂,一段时光》寻访了曾经居住在苏州河畔的人们完成共计11段口述,其中的4段是有关长宁区苏州河的“私人回忆”,项目的影像、口述内容沿天桥徐徐展开,与眼前的苏州河交相呼应。
据悉,苏州河实践案例展将延续到12月初,期间将组织包括苏州河慢行、公共论坛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关于滨水生活的讨论与畅想。
实用信息
“乐水”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长宁区苏州河实践案例展
地点: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天原河滨花园(长宁路芙蓉江路至天中路)
展期:2019年10月25日至12月6日 全天开放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