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大米”走进社区!“阿拉新大米”好吃、做成的饭菜更吃!

由市农业农村委主办的第三届“上海新大米销售月”活动昨天和今天连续两天走进社区。在活动现场,香喷喷的“阿拉新大米”被社区居民做成炒饭、菜饭、烧卖等,端上评选桌后,不但让参与活动的社区居民交口称赞,也让参与评选活动的评委们连连赞许,“上海新大米”好吃,社区居民用“阿拉新大米”做成的饭菜更好吃!

昨天上午11时许,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江湾国际社区睦邻中心社区居民用“上海新大米”做成的烧卖、炒饭、菜饭、海鲜粥等总计10个饭菜品种端到评选桌上,由评委和社区居民共同打分,看看哪家制作的“上海新大米”饭菜更好吃,结果打出的分数非常接近。

 

参与评选活动的居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她尝过的最好吃大米,也是她第一次看到社区居民“藏龙卧虎”,有这么多的烹调高手。今后他们将组织更多这样活动,让更多深受居民欢迎的“上海新大米”进入居民家庭,也更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

 

据悉,今年全市域内水稻种植面积135万亩左右,品种大多以优质粳稻为主。其中“国庆稻”种植面积3.1万亩,品种以松早香1号、沪早香软1号为主,属早熟优质稻,口感软糯、富有弹性,用于加工成“上海新大米”,预计可向市场提供“上海新大米”约8000吨。今年“上海新大米”从9月底销售至10月底。 

今年“上海新大米”特点是“鲜”,从采收加工完成到摆上货架更快速,阴冷干燥贮存,味道更鲜;“优”,优选本地大米,生产企业精挑细选,种植过程严格把控,品质100%可靠;“早”,精选上海早熟水稻品种,比北方大米更早上市,建议开封后15天内食用。

此次由市农展馆举办的“上海新大米”进社区活动,走进普陀区长征街道中环锦园活动中心、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江湾国际社区睦邻中心、黄浦区半淞园街道上海设计中心3个社区,活动吸引了大量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不但上岁数的爷爷奶奶积极参与评选,上小学的小朋友也成了观众、“小评委”。记者在活动现场获知,参与活动的社区居民在尝过“上海新大米”,和用“阿拉新大米”制作的饭菜后,说的最多的字是“好吃”!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谢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