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即将开展!这些亮点值得关注…

今天下午,即将于11月21日开幕的第二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本届长三角文博会将于2019年11月21日至24日举办,主题为“建设长三角文化产业共同体”,主会场设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7.2馆和8.2馆,展览场地总面积为5.4万平方米,是首届总规模的两倍以上。

新闻发布会上还公布了此次长三角文博会的吉祥物,吉祥物名为“淼淼”。

去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首届长三角文博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汇聚了来自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330家文化领军企业和机构,展览规模共2万平方米,专业观众达3.5万人次,搭建了政府推动、产业互动、市场联动的平台,集中检阅了长三角文化产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成果。

今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继续办好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集中展示推介长三角文化整体形象”写入《规划纲要》。

今年第二届长三角文博会牢牢把握“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办展定位,强化“创新驱动、跨界联动、市场运作,国际合作”的办展特色,进一步壮大长三角文博会的规模优势,努力打造立足长三角,吸引全国、全球优秀文化产业资源的产业合作交易交流平台。 

本届展会将按展览、论坛、“区城联动”活动三大主体内容布局。

展览部分包括发展理念展区、产业展区。屏幕跨度22米的弧幕影像将展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活力和未来,它的内容和形式相信到时会成为上海又一个网红打卡点。

产业展区为“5+2”的内容结构。在产业融合板块,包括文化科技融合、创意生活、文旅融合、影视传媒、综合发展5个展区,涵盖影视,演艺,动漫游戏及电竞,新闻出版和印刷,数字文化,非遗和艺术品,文创产品,文化装备,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的优秀文化企业,包括全国“30强”文化企业、文化上市公司、领军文化企业和创新创意企业等,如上海东方明珠新媒体、江苏凤凰出版传媒、浙江华策影视、安徽时代出版、腾讯、B站、喜马拉雅等。

在专题板块,包括海外菁华展和国际文化授权交易展2个展区。海外菁华展区与全球文化产业发达、独具特色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紧密合作,形成具有国际化特色的综合区域。参展机构如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泰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澳门特区政府文化产业基金、英国GAA国际艺术品机构、法国达高、泰国T&B影视等。

国际文化授权交易展引入80家海内外文化授权开发代表性企业和机构,强化交易撮合,形成从IP授权到衍生市场开发、从内容创意到跨界联动的全产业链授权交易模式。

据悉,本届展会参展商约有870家,其中上海375家、江苏137家、浙江130家、安徽78家、其他省市38家、海外机构及进出口企业109家,组展目标顺利实现,参展规模远超首届。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展会海外菁华展区颇具亮点,规模达到近4500平方米,占总组展面积的12%。

除了展览,本届文博会还将举办多场论坛,论坛部分由一场主旨论坛和若干场主题论坛构成。

主旨论坛由三省一市党委宣传部和光明日报社主办,拟于开幕之日下午在国家会展中心的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从宏观趋势、政策研究、报告发布、案例分析、“长三角人共话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等角度,探讨长三角文化产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前景和路径。同时,目前已确定的16场主题论坛将在展会现场及场外分会场举办,既有高等院校的学术高度,也有专业机构的研究厚度,还有头部企业的专业优势。 

文博会最后一大布局“区城联动”活动是由上海相关区结合所在区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及特点,与苏浙皖三省的地级市共同举办专题活动,建立长三角地区城市(区)文化联动的交流合作平台。

此次由上海相关区牵头,精彩呈现的3场“区城联动”活动中,虹口区牵头的第二届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沙龙颇有亮点。这是在首届长三角文博会期间成功举办首届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沙龙、成立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基础上的再出发,朋友圈越扩越大,活动内容越发丰富,包括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调研、情景剧表演、红色文创特展、圆桌论坛等,届时还将发布更新版的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线路。

本届长三角文博会吉祥物“淼淼”,汉字“淼”由三个“水”组成,突出了长三角作为江南地区共有的水文化基因:水系的开放通达、水乡的丰饶秀美、水韵的诗意审美,更有大海与大陆的交汇包容,象征着长三角文化产业如大江入海,奔腾万里,激荡起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澎湃活力。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陆乙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