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弘的阅兵,激昂的乐曲,隆重的庆典……在今年国庆七天长假中,东航一万两千名机务人无惧风雨,始终坚守在国庆保障的最一线,为旅客们的出行保驾护航。
手臂被烫红,机务人轻伤不下火线
国庆首日,今年第18号台风“米娜”来袭,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取消进出港航班300余架次。
1日夜间,台风“米娜”并无减弱态势,上海两大机场雨势不断增大,风力明显增强。按照既定预案,东航技术虹桥、浦东维修基地迅速响应,进入防汛抗台实战状态,对所有停场飞机进行加固系留,确保飞机不受台风天气影响。
凌晨时分,顶着狂风骤雨,东航技术虹桥维修基地波音航线维修部二车间维修人员徐喆在绕机检查过程中发现了飞机轮舱漏油的情况。为了能够确保飞机在第二天的正常出港,他不顾自己湿透的衣物,坚持决定当即更换回油滤。
当连接回油滤的三根导管被徐喆拧松时,液压油瞬间喷涌如柱。液压油强烈的腐蚀性穿透了徐喆的两层手套,更是烫红了他的手臂。徐喆坚持继续工作,他还帮助别的同事一同进行飞机的系留,梯子的锁定,等到完成这些工作时,已是凌晨五点半了,他顾不上休息,又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航前工作。
他说:“早上看了国庆阅兵,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与昌盛。美好生活是大家一起干出来的。现在轮到我了,机务人轻伤绝不下火线,因为保障飞机的安全就是一名机务人应尽的职责!”
坚持7小时彻底排除座椅故障
同是国庆首日,东航技术西北分公司航线维修部二车间在接班后接到紧急任务,要将B6095飞机座椅的长期保留故障即刻进行排除,将故障“消灭”在地面,确保飞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再硬的骨头,也得啃下来。”车间接到指令后,迅速组织维修骨干,成立排故小组,并对前期的排故工作进行梳理。虽然故障复杂,工作量大,但是他们不等不靠,组织人员分别对不同座椅同时展开工作。通过交换座椅盒、作动筒、导线、多次校装座椅等,逐一判断确认故障。
由于座椅的控制盒、作动筒及相关导线均在座椅下部,空间狭小,只能一个人躺在座椅下工作,而且工作时需有一个人始终扶着座椅,防止座椅意外落下而伤害工作人员,大家轮番上阵进行拆装校装工作,最终经过7个多小时的努力,彻底排除了座椅故障。
当故障被排除的时候,东方已经初露鱼肚白。机场上空,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再一次响了起来。他们带着一身“征尘”,更带着一份暗夜“杀敌”后悄然入鞘的坦然,守护了一架架凌燕振翅远航的梦。
“机长,飞机是好的!”
国庆长假第四天,在云南玉溪老家陪伴两岁女儿的东航技术云南分公司航线维修一车间放行人员李鹏,不得不放弃假期与家人团聚的时光,连夜驱车赶回昆明投入到航班保障中来。
李鹏是今年新晋的放行人员。因为国庆期间航班的密集度增加,匆忙结束假期便投入工作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李鹏用自己练就的“火眼金睛”来检查每一架进出港航班,确保飞机各系统、部件工作良好,保证飞行安全的持续和可靠。
趁着假日期间,李鹏带着家人一同观看了国庆档最火爆的电影《中国机长》后说道:“在影片中,除了机长的光辉事迹之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机务工作人员和机长说‘机长,飞机是好的!’这句话。因为作为一名飞机维修工作者,特别是航线飞机整机放行人员,身上承担的是一项神圣的使命,那就是保证航空安全。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追求细节、不断追求完美、不断追求极致,才能确保我们所做的每一项维修工作牢固可靠,甚至要求自己必须具有‘强迫症’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火眼金睛’不放过每一个安全隐患。”
在节日期间有千千万万机务人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对于他们而言“节假日”才是他们的“工作日”,在完成每一个航前、短停检查工作之后和机组说一句:“机长,飞机是好的!”这就是他们的“日常”。
冒雨工作,处理突发故障
10月2日,浦东维修基地空客航线四车间放行人员叶林俊与维修人员朱艺东在对一架空客A330飞机进行绕机检查时发现,飞机尾部的垂直安定面前端疑似有异物。
为了能够进一步判明异物的准确位置,两人随即决定一同登上高空车进行查看。然而,检查结果发现飞机的垂直安定面有一部分不锈钢整流罩发生了开裂脱落,需要立即进行处理。
此时天空突然下起了零星小雨,叶林俊和朱屹东冒着雨,不停地上下于高空车,对这起突发故障进行临时处理。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工作,两人终于完成了对脱落的整流罩的临时加固,达到了安全的放行标准。
就在这时,两人不约而同地拿出了小国旗,在工作现场来了一张自拍合影。他们说,能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守护更多人的平安出行,心里也是满满的幸福与自豪。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祖国大地生机勃勃,蒸蒸日上。这70年,无数机务人守护着航空飞行的安全,守护着广大旅客的出行,他们也是这份繁荣昌盛的奠基者。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