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检察官”、“我是人民监督员”、“我是书记员”……穿上检察制服,坐上庄严的椅子,刚刚还有些活泼的气氛,一下子就庄严肃穆起来。即便只是“角色扮演”,但小记者们却一个个很快进入角色,认真地完成了一场模拟宣告。前不久,晨报学记团的小记者们来到上海嘉定检察院,进行了一场特别的检察院体验。
提到检察院,我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这是一个庄严神秘不可亲近的地方。而检察官,只是在电视中看到,肯定特别高冷。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那我们就通过小记者的视角来感受一下,检察院带给他们的真实感受。
走进检察院 当回检察官
晨报小记者 隗家然
(朝春中心小学 五年级)

盛夏的酷热令人难耐,但却无法与我们内心的热切相比。8月21日,新闻晨报小记者们来到了期待已久的嘉定区人民检察院,与检察官这一神秘的人群进行了一次亲密互动。
走进检察院大门,我们就被那庄严神圣的气氛笼罩了,出入规范的登记、井然有序的接待、步履匆匆却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的身影……这一切都使我们充满了对这里一探究竟的渴望。
在我眼里,这次参观检察院有三绝:一是伫立在大厅入口处的“检察院头条”。这是一部可触碰式电子屏,里面显示的网站收录了嘉定检察院的大小新闻和相关法律法规。如果你是“好奇君”,便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搜索阅读,着实便捷高效。二是大小不一的几个未成年人“活动场所”,有装饰活泼的“心理疏导室”,安静宽敞的“未检工作室”等,都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触犯了法律法规后的心理,看得出检察官叔叔阿姨对孩子们的关怀。
第三就是最令我叫绝的——模拟“不起诉宣告”!小记者们纷纷换上服装,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模拟一个“未成年人故意伤害案”的不起诉宣告过程。我心心念念想要担任检察官、书记员这些代表权威的角色,可却不幸地抽到了“被不起诉人法定代理人”——被告的家长,还是妈妈!失望、不甘、胆怯涌上心头,这样的配角怎么演?大家会不会嘲笑我?想要放弃吧,想着这里是检察院,这样的机会很是难得,怎能由得自己任性放弃?想起哪吒电影里有那么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主角、是配角,我自己说了才算!于是,便努力抓紧练习的时间揣摩角色。
模拟宣告开始了,检察官、书记员等角色纷纷发言,大家的表现都还算稳定,终于到我了!我一秒进入角色,用语重心长的语气劝告着被不起诉人——我的孩子。“孩子啊……”全场议论声、窃笑声、还有赞扬声,我全都不顾,心里只有我那个浪子回头的孩子。模拟宣告结束时,大家一致评价我的表现最佳,我内心十分激动,总结环节检察官阿姨的话我可是谨记在心:虽然他演妈妈,但他全情投入,认真对待这个角色,话语里感情非常丰富。这份认真就值得鼓掌!
第一次参加模拟宣告,我收获了一条真理——认真对待自己的角色!带着对这个地方的崇敬与不舍,我离开了检察院,今天的活动点燃了我未来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的热情!
记者点评:这篇采访体验写得非常详实,小记者从自己的角度描述了整个体验过程,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并且突出了整个体验过程中的感受,看得出这场采访给小记者带来的触动不小。

8月21日,我和妈妈来到了嘉定区人民检察院。在出租车上,司机叔叔惊叹道,小朋友现在的实践活动可真丰富啊,检察院可不是一般人随便敢进的地方。我听了更好奇了,检察院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啊?
走进检察院大门,庄严肃穆的感觉扑面而来。国徽高高地挂在大楼的中央,它是一个法律监督机关。
我们先参观了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室, 现在未成年人的案件越来越多,其中较多的是校园霸凌。高年级的同学或体格好的同学欺负弱小的同学,但是他们又不满18岁,所以对这些未成年人一般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如果他们犯罪情节轻微,能够认识到自己错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他们实施附条件不起诉。疏导室里也有很多玩具,设计成明快的颜色, 让人感觉放松。
但是到了成年人的讯问室,房间就小了很多,颜色也比较灰暗,检察官正对着你,有种压迫感。我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想坐坐嫌疑人坐的椅子,坐在里面, 感觉束缚了很多,不能动弹。原来被讯问的感觉真不好受。
答:“要相关专业本科研究生毕业,还要专门考试,并不懈地奋斗。”
答:“可以先给钱,稳住坏人,然后求救,保护自己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通过这次的活动, 我了解了检察院的工作、工作环境和一些法律常识, 真是受益匪浅。
记者点评:虽然嘉定检察院这次模拟检察官体验的内容非常多,但这位小记者撷取了给她感触最深的部分,那就是体验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疏导室和讯问室,两者不同的氛围布置给了她很大的触动。而最后的采访环节小记者也花了一定的篇幅来描述,非常有现场感。
参观检察院

怎样能成为一名检察官?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检察官?暑假里的一天,我和晨报学记团的小记者们去了嘉定区人民检察院参观体验。
来到检察院,只见检察院门口高高挂着一面国徽,这让我不由得肃然起敬。我发现这里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佩戴着检徽,彬彬有礼。
在检察官大姐姐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参观了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室、讯问室、听证室……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室中的颜色十分亮丽温和,让人心情放松,不再紧张。而大人的讯问室中的颜色就十分压抑,让人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
最让我难忘的要数我们模拟宣告了。我们先一人抽一张带有身份的纸,我抽中了社工老师。然后我们按照自己的身份来领取自己角色相对应的稿子。我们拿到了稿子,纷纷开始预习起来。不一会儿,表演就开始了。我既紧张又激动,紧张是怕自己念错台词,丢了脸;激动是因为自己可以好好展示一下才华了。轮到我了,我念了起来:“吴小呆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间……”
由于紧张,我一不当心读错了一个字。这时,我看见了妈妈向我投来了鼓励的目光,这使我更加自信,声音也放大了许多,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其他同学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最后一个环节是提问。小记者们一个个地提问,检察官姐姐也不厌其烦地解答。
通过这次活动,我既参观了神秘而令人肃然起敬的检察院,又参与了模拟宣告,收获很多。
记者点评:可以看得出,这位小记者对于模拟宣告这段印象十分深刻,通过动作、语言、心理三方面的描述,将活动的重点一一展现。不过在最后的提问环节这段稍显薄弱,可以增加点内容,使文章变得更为饱满。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晨报学记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