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才能望远
淡泊方可明志
■王弘力老先生《古代风俗百图》
明天是重阳节,
而登高则是重阳节最重要的风俗。
作为一种风雅的习俗,
登高兴于汉代,
当由汝南人桓景,
在九月九登高以避灾之故事而来。
到魏晋时代,
登高的日期已专定为九月初九。
《荆楚岁时记》载:
“九月初九,
士农工商各行业之人,
都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
至唐代,重阳登高之风犹盛,
李白有诗曰:
“九日天气晴,
登高无秋云。”
明代则由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
清代,皇宫御花园内设假山,
供皇帝及家眷重阳登高;
民间则以登阜成门、陶然亭为多。
《燕京岁时记》载:
“凡登高,必赋诗饮酒,
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
九九艳阳天,
正是金秋送爽,
风霜高洁之际,
是宜登高望远。
这不仅仅是因为
登高消厄的俗信意义。
更重要的是,
秋日登高望远,
景色开阔,
游目骋怀,
心定神清。
身心世界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
即便有积郁之气,
也能一扫而空。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额是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