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陈泉
一张书桌,两块挡板,再配上一个台灯,屋内没有其他的光源——近日,这样的“小黑屋”自习室走红网络,不少年轻人选择在这里度过自己的节假日以及空闲时间,自习室座位每小时收费10元至15元不等,国庆长假期间甚至一度供不应求,这种投资自己的学习方式,算是沪上新事物。
“越优秀的人越努力”
走进华山路上一家付费自习室,门口挂着一个显示屏,循环播放三个月内重要考试的倒计时天数。
工作人员介绍,这个自习室共有76个座位,分三个区域,其中一个是“阳光房”,采光较好,适合办公人群;另外两个区域为“小黑屋”,一个区域提供给使用电脑的人群,另一个区域则面向纸质化学习的人群。
“法考、CPA、教师资格证、考研,这些是接下来比较大的几场考试,所以大家学习的热情都很高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一般选则来付费自习室的人,都是对学习环境有一定要求的群体,他们愿意在合适的环境里,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
国庆长假的前三天,每天下午2点至5点,是自习室使用高峰期,座无虚席,而每天学习8个小时以上的人,也不在少数。
“越优秀的人,你会发现他越努力,这都是公平的。”和前来自习的人接触越多,这位工作人员对此的感悟就越深。
能静下心给自己充充电
王先生30岁,已经工作8年,在一家创业公司从事IT工作。
说起为什么要花钱来自习,王先生直言,自己想在职场上保持更好的竞争力,而在家里根本静不下心,于是就在网上搜到了离家最近的自习室,便想趁着国庆假期,静下心来给自己充充电。
王先生说,“小黑屋”能够最大限度地让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
自从第一次在“小黑屋”里自习了8个小时后,王先生立马办理了会员,充值1000元,获得85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折算下来,每小时自习费用为11.7元左右,而每天学满6.5小时后,就不会再收费。
从第二次自习开始,王先生会提前在公众号上预约座位,座位的空闲时间段都会标注出来,预约完成后,等人到了自习室,需要在公众号里签到,这时,预订座位上的台灯就会自动亮起,开始计时。
相较于图书馆里的免费自习室,王先生不愿意很早去抢座位,也不喜欢图书馆的人多,觉得大家的一举一动会产生相互影响。
来者逾八成是在职人员
“沉浸于你的专注”,是这家付费自习室的标语。
众学空间创始人刘先生告诉记者,上海这座城市,从来都不缺努力的人。但对大部分人来说,自律能力可能没那么强,即便大家有一颗想学习的心,但是在想法落地的时候,依然会被身边被各种各样的事情诱惑或打扰。
“在‘小黑屋’里,我们会把可能造成干扰的因素全部剔除,例如桌子的大小几乎只能放下电脑和笔记本,灯光也只聚焦在桌面,干扰的东西少了,精力也就能更加集中。”刘先生说。
刘先生认为,家是一个温馨且熟悉的环境,而非一个可以聚精会神的场所,来付费自习室学习,更有一种“仪式感”,理解为一种“自我投资”。
目前,刘先生经营着4家这样的自习室,总共有两三百个座位,消费人群主要是18至35岁的年轻人,在职人员占80%以上。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陈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