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上海国际乒乓文化节完美落幕 艺术让乒乓更有气质

“意犹未尽!没想到乒乓球还能如此炫酷时尚,打破了我们原来的印象。”103日,首届上海国际乒乓文化节在国际乒联博物馆·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以下简称“乒博馆”)完美落下帷幕,一位大学生乒乓球爱好者在欣赏完《电音乒乓》演出后,赞不绝口,表示之前从未看到过以乒乓为主题的艺术表演,现场演出非常震撼。

 

国球也时尚、新潮、有趣、有内涵,作为全国乃至全球首个以乒乓运动为主题文化节,上海国际乒乓文化节开创了乒乓运动新的传播形式。925日—103日这9天时间里,共有近万名游客来到乒博馆打卡。 


魅力无限,文化节制造乒乓风潮 

文化节通过与音乐、舞蹈艺术的跨界,制造了一场乒乓风潮,赋予了乒乓更多的可能性。文化节期间每天轮番上演《一起乒乓舞》《乒乓音符》《乒乓冥想曲》《逆向乒乓赛》《电音乒乓》等5部艺术节目。国际优秀艺术家团队精心准备的演出,让观者沉浸其中。几位年轻的女球迷,被《乒乓音符》漂亮的外国音乐家小姐姐吸引,在演出空隙纷纷与艺术家合影留念

 

一位喜爱乒乓多年的发烧友认为文化节非常好,他特别喜欢英国艺术家带来的《一起乒乓舞》,作为现代乒乓运动的发源地,能在乒博馆见到英伦风格的乒乓艺术,他也切身感受到了国球的世界影响力。

炫酷的演出,使得文化节在年轻群体中制造了一种话题,观众通过文化节更新了对国球的认知。演出还突破乒博馆的场馆限制,来到了香港广场和上海大剧院等市中心区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乒乓与音乐、舞蹈艺术的融合之美。

 乒乓有趣味,观众玩不够

 

本届文化节特别展示了乒乓有趣味的一面,设置了5种趣味游戏,mini乒乓、镜面乒乓、圆筒乒乓、颠颠球、高网乒乓挑战,给球迷带来了全新的玩法,别致的游戏吸引游客纷纷上阵,一展身手。“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新鲜的玩法,还蛮有难度的。”一位观众在圆筒乒乓挑战中遇到难题,“打了几次都没打过去,愈玩愈有趣,很多人在排队,都还没玩够呢。”正是这种轻松有意思的游戏互动,激发了游客对乒乓的浓厚兴趣。

 

小物件展现大情怀,乒乓是一种文化

 

文化节还通过粉丝互动展、创意手工、艺术装置等提升了乒乓运动的文化内涵。其中粉丝互动展是中国首次乒乓粉丝文化展览,手绘素描、明星周边等各种粉丝应援方式都第一次出现在文化节中。

粉丝的创意与爱都凝结在了精心设计的作品中,钱包毯子杯垫胶带日历行李吊牌……甚至连日常用的纸巾,都是爱豆牌的。

“张继科的台历我觉得做的非常帅,海报拍摄角度也很好,和整个台历有机融合在了一起。”一位张继科的粉丝对台历赞不绝口。物件虽小,心意无限。乒乓不仅是一项运动,还是一种文化,小小的手工作品,展示了乒乓运动多年来沉淀的文化内涵。

 

文化节构建起专属IP,独一无二

另外,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容国团首冠60周年,乒博馆还特别举办才会赢——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容国团生平事迹暨百位乒乓冠军手模、剪纸艺术展观众通过展览,领略了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光辉历史和辉煌成就。 

文化节以其首创性、独特性,吸引了几十家媒体持续关注和报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一位乒乓运动业内人士认为,上海国际乒乓文化节不但开创了乒乓运动新的传播形式,更打破了体育的边界,成为与文化艺术跨界的经典范例,深入挖掘了乒乓运动的内涵,将乒乓的魅力展示得淋漓尽致,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乒乓、喜欢乒乓、参与乒乓、爱上乒乓。

上海国际乒乓文化节已经构建起了自己的IP,成为展示乒乓国潮魅力的前沿窗口,是推广乒乓运动的桥头堡。

 本届上海国际乒乓文化节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体育局进行指导,上海体育学院主办,国际乒联博物馆·中国乒乓球博物馆承办,文化节由中国最具国际视野的北京柒零柒恩剧团有限公司爱丁堡前沿剧展策展团队整体策展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王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