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为她洒下玫瑰花瓣,剧院经理为她献上 “皇冠”,满场观众为她起立鼓掌……谁的谢幕可以得到如此高规格礼遇?
她就是传奇女高音埃迪塔•格鲁贝罗娃。
明亮清澈的嗓音配上一张标致的“娃娃脸”,国内的乐迷又亲切地把她唤作“格娃”。
10月5日,她将携手上海交响乐团献演上交2019-20音乐季,这也是其首次访沪演出。
1946年12月23日,格鲁贝罗娃出生于现在斯洛伐克的首府布拉迪斯拉发,在当地学习歌唱与钢琴。
1967年,格娃毕业于布拉格音乐学院,并以罗西尼歌剧的花腔角色出道,有着极为扎实的花腔功底。
1970年,格娃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饰唱莫扎特歌剧《魔笛》里的夜后,一鸣惊人,随即成为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这座世界最顶尖之一剧院的首席女高音。
1980年,格娃在柏林歌剧院饰唱多尼采蒂《拉美摩尔的露琪亚》中的露琪亚,其卓越的唱功、生动的表演和靓丽的外形甚至引起了轰动。
今年3月27日,格娃在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以多尼采蒂的《恶魔罗勃》作为其歌剧舞台生涯的最后一场演出。
随后,这位现年已73岁却依旧奇迹般保持着良好嗓音状态的传奇女高音开启了全球巡演音乐会之旅。
格鲁贝罗娃以罗西尼歌剧的花腔角色出道,有着极为扎实的花腔功底。
不论是连续的跳跃顿音、琶音式级进的华彩性旋律进行等格娃唱来无不轻盈灵巧而宽广舒展,色调丰富、表现力强,唱作俱佳。
同时,她也能调整自己的发声位置与方式来演唱一些适合自己的抒情女高音剧目,以扩充和丰富自己的歌剧角色。比如莫扎特《费加罗婚礼》中的伯爵夫人,以及洪佩尔丁克《汉塞尔与葛雷泰》中的葛雷泰。
在嗓音完全成熟之后,格娃甚至能成功演唱威尔第《茶花女》中的维奥列塔和莫扎特《唐璜》中的安娜这类带有一定戏剧性的重抒情女高音角色。作为一名花腔女高音来说,这种“跨界”是令人惊叹的。
格鲁贝罗娃不仅拥有花腔钻石般晶莹、抒情丝绸般润滑的嗓音,还拥有哪怕在影视界、时尚界看起来也足够高的颜值。
虽然能兼唱花腔和抒情歌剧角色,但她却绝不滥用嗓音,也绝不演唱不适合自己的角色。
科学、正统的发声方法,加上明智的选角与精心的保养,使得“夜莺之声”至今仍保持着清澈与透明。
如果从1968年格娃正式登台演唱第一个歌剧角色算起,到2019上半年她演唱最后一场全本歌剧并且依然获得高度认可截止。那么她的舞台生涯也已有足足50年。这在声乐艺术家当中是非常罕见的。
50年来,格娃在舞台上直接亲历了20世纪中后叶开始一直到21世纪初期世界乐坛的各种变迁,并与几代最顶尖的指挥大师均有过合作。
美颜虽老去,靓声依旧在。这位年过古稀的传奇“夜莺”将在两天后,为申城乐迷献上一道音乐“大餐”。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