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青春告白祖国》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长三角大学生原创诗歌朗诵会在同济大学上演,大学生们深情朗诵了2019年长三角大学生原创诗歌大赛的作品。
这也是首次以长三角地区大学生为群体发起的文化活动。让青年人朗诵同龄人的原创作品,既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又是美育教育的一种创新和尝试。
大赛从今年6月初发起征集开始,到9月初,由沪苏浙皖四省20余所高校学生诗社或宣传部门共选送了近200首大学生原创作品参加最终评选。学生们的作品紧扣主题,融入江南文化元素,彰显青春文化特色,既有古体诗,又有现代诗,内涵丰富,充满情感。
最终获奖的35首作品作者中,既有刚刚进入大学的大一学生,也有在读的博士生,群体覆盖范围广。
整台演出分《英雄的先辈》《时代的荣光》《奋斗的青春》三个篇章。
《青春告白祖国》诗歌朗诵会的上演,既是一台精彩纷呈、充满正能量的艺术展示,更是一场生动的思想政治课。
“这不仅仅是一场演出,更是生动的一堂课,学长们自己写的诗歌,内涵都这么丰富,让我深受感动的同时,也感到深深的责任。”同济大学新生院大一学生龙民飞在观摩完演出激动地说。
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的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生王海飞表示,自己尝试创作的这首诗歌名为《还看那年今朝》,不仅表达了对祖国的感恩之情,也表达了对新时代的祝福。他说:“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帮助下,我顺利地从义务教育走向高等教育,从懵懂无知走向成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将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紧相连,在学习工作中,更加努力拼搏,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同济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学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举办这场活动,既是长三角区域大学生们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次盛会,也是一次特殊的党员教育学习活动。
这种艺术家和师生们“合作”的方式,是继去年本市校园版《从石库门到天安门》诗歌朗诵会的再一次尝试,未来还将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继续下去,每一场演出都将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特色,围绕主题,度身定做,希望持续做成优质的高校文化育人品牌项目。
这次上海市高校发起的长三角地区大学生活动是一次探索与尝试。未来,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将围绕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结合文化育人主题,挖掘区域内高校丰富的文化资源,搭建更广的平台,建立长三角地区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沟通、合作和协调机制,通过更多联合举办的文化活动,将江南文化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成长提供支撑。
本场演出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指导,同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东方卫视中心联合主办,将于10月1日国庆当天在艺术人文频道播出。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