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养老行业人才培养共享平台今天在沪成立 !

今天,在上海开放大学举办的“首届长三角养老行业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上,长三角养老行业人才培养共享平台正式成立。

平台将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等方面联动合作,在长三角区域内探索打造“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实训基地”四位一体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作为平台的第一项成果,《养老行业人才培养长三角共识》在会上签署,并正式发布。

今天还启动了首届长三角百家从业人员实践基地评选活动,发布国内首套养老机构管理系列丛书,依托平台持续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教育内涵发展。

论坛围绕新时期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养老专业人才培养、养老护理员队伍发展等重点领域展开深度对话。

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的37所高等学校及中职院校、24家各级养老行业协会以及28家大中型养老服务企业、4家养老培训中心等200余人参加会议,覆盖长三角区域。

专业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短缺是当前制约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对接社会迫切需求,培养有爱心有情怀有知识有技能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是教育应该承担的使命。

上海开放大学自2017年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护理(老年护理)专业,现有在校生800余名,其中首批280名学生即将于明年春季毕业。

学员中既有新踏入养老行业的“新鲜血液”,也有在一线养老行业默默无闻工作多年的“老经验”。

在论坛上,养老护理员学员代表分享了自己在上海开放大学的学习历程,他们中既有一线的护理员,也有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的院长,虽然已在岗位上工作多年,但是由于缺乏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理论知识的支撑,很难提升自我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常常感到吃力。

经过在上海开大的学习,他们深深感受到专业教育对自己的培养和提升,对他们来说,养老服务早已不仅仅是一份机械工作,更是真心实意热爱的一份事业。

学会倾听,与老人心与心交流

学员朱芬华,2008年进入上海中福会养老院从事老年照护工作,现担任护理组组长,2017年被评为本市“最美护理员”,2018年底成为青浦区首席技师项目带头人。

在一线的护理员岗位工作中,她也曾遭遇过社会的偏见,家人的不理解,但是对养老服务事业的热爱让她坚持了下来。她努力去摸索,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特点,她感到专业学习的内容特别贴合实际需要,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养老护理员的主要职责应该是照料老人的生活日常起居。

然而朱芬华说,要学会倾听老人,与老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才是护理的基础。

专业教学中的沟通课程、老年心理护理课程帮助她掌握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最主要的是学会倾听,让老人感到你重视他。只有与老人有了良好的互动之后,老人的配合度才会提高。”

她说她会一直做下去,为着老人们对于她的真诚和感激,为着这用细节和真心串联起的一个个充满爱的故事。

专业学习提升护理理念

入学前已在养老机构工作20多年的学员黄满成,经过专业学习,对养老服务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观念上有了很大的提升,使他认识到了养老服务不仅是单一的生活上的照料,还涵盖着许多学科知识。

心理学基础、老年社会学、老年生理基础、老年营养与膳食、现代管理学等等。他从中全面了解到了老年人从心理—病理—生理—精神—生活习性—思维模式等与之生活的密切关系,只有真正掌握这些,才能使养老服务工作做到更加的贴近现实生活,养老服务更加的科学和规范。

他说,通过学习让自己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服务与管理更加的科学,特别是处置日常事务能力以及方式更加合理,服务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也对将来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更有信心。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