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关怀、关爱认知障碍老年人和他们的家庭。上海10个区的28个街镇被列为首批上海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
9月21日是第二十六个“世界阿尔茨海默日”。
上海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启动!
即日起,10个区的28个街镇将结合各自社区的特点及老年人群需求,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的全过程服务,完善保障机制。
上海市民政局今天透露,加强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已经被列入《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作为26个主要任务之一,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认知障碍老年人约20万人
截至2018年底,上海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503.2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4.4%;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达81.67万人。据估算,上海认知障碍老年人约20万人。
近年来,上海针对老年认知障碍照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市政府连续两年将建设1000张认知症照护床位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在养老机构中建设老年认知障碍照护专区,为重度失能的认知障碍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到2022年认知症床位要达到8000张。
部分区和街镇依托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开展认知障碍照护的实践探索,长宁区在全区范围开展,形成了相对系统的实施方案和建设标准。
一大批专业的服务机构活跃在社区,如尽美、剪爱、银康、佰仁堂、福苑、爱照护、颐家,为认知障碍老年人提供早期筛查、专业照护和家庭支持等服务;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华东医院等开设了记忆门诊,加强认知症的专业诊断和治疗。
为这些老人提供“家庭支持”
市民政局透露,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期间,将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认知障碍知识,提高社区居民对老年认知障碍的正确认识;通过开展“风险测评”, 掌握本社区老年认知障碍人群的基础情况,从而进一步实施“早期干预”, 为认知障碍老年人提供非药物干预训练和早期照护服务。
同时,通过为认知障碍老年人家庭提供心理慰藉、能力提升和喘息服务等各种方式,提供“家庭支持”。各街道还应依托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设施,建立“社区老年认知障碍支持中心”,发挥平台作用,合理配置资源,建立健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支持网络,形成社区长效支持机制。
本市首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街镇
浦东新区
塘桥街道、洋泾街道
黄浦区
外滩街道、瑞金二路街道、五里桥街道
静安区
石门二路街道、大宁路街道、共和新路街道、江宁路街道、宝山路街道
徐汇区
田林街道、虹梅路街道、湖南路街道、康建新村街道
长宁区
虹桥街道、华阳路街道、江苏路街道、北新泾街道、新华路街道
普陀区
长寿路街道
虹口区
江湾镇街道
杨浦区
平凉路街道、大桥街道
闵行区
新虹街道、江川路街道、莘庄镇
松江区
中山街道、叶榭镇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里予